2024年3月18日启动运行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经过一年努力,实现了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介绍了其降碳布局、获得的认证及达到的水平,还提及示范区下一步的计划,同时配有3月25日及3月16日在示范区内拍摄的多组相关照片。
在2024年3月18日,备受瞩目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正式启动运行。经过长达一年的不懈努力与积极探索,该示范区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如今,它正式宣告完成了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这无疑是节能减排征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据悉,为了实现零碳运行这一宏伟目标,示范区精心构建了“八位一体”的区域降碳布局。这一布局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以及运营智慧化等多个关键领域。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与有效推进,示范区成功地达成了零碳运行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该示范区在国内首次获得了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这一认证不仅是对示范区零碳运行成果的高度认可,也充分彰显了其在零碳领域的卓越实力。同时,示范区还达到了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中“零碳区域、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的指标要求,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展望未来,示范区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下一步,它将继续深入探索零碳城市运行管理的宝贵经验,致力于将示范区的成功创建经验向广大热带地区推广应用。通过这样的努力,示范区有望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答案”,为全球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3月25日,摄影师捕捉到了博鳌零碳示范区内椰林聚落的美丽画面。那一片片翠绿的椰林,与周边的零碳设施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同样在3月25日,参会人员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内积极体验减碳骑行活动。骑行过程中,人们既能享受运动的快乐,又能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一天,博鳌亚洲论坛零碳休息区内展示着使用废弃塑料制作的钥匙扣。这些小巧精致的钥匙扣,不仅是创意的结晶,更是物资循环利用的生动体现。
在博鳌零碳示范区内的塑料再生流程科普展台上,工作人员于3月25日现场演示塑料再生流程。通过直观的展示,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物资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和具体过程。
3月16日,无人机拍摄到了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及配楼屋顶的光伏设备。这些光伏设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示范区的运行提供清洁、绿色的能源支持。
同样在3月16日,无人机还捕捉到了建有光伏发电设备的停车场。整齐排列的光伏设备与现代化的停车场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示范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
3月25日,镜头记录下了博鳌零碳示范区运行管理中心的画面。这里是示范区的“智慧大脑”,通过先进的运营智慧化系统,对整个示范区的运行进行高效、精准的管理和调控。
还是在3月25日,拍摄到了博鳌零碳示范区循环花园内的景观。花园里,花草繁茂,绿树成荫,各种生态元素相互交融,营造出了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
本文介绍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完成从“近零碳”到“零碳”的跨越,阐述其“八位一体”降碳布局、获得的认证和达到的水平,提及未来计划,还展示了示范区相关场景照片,展现了其在节能减排和零碳建设方面的成果与实践,为全球零碳发展提供了积极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