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情况。通过政和花园社区志愿服务的实例引入,介绍了信阳市在机制创新、专业赋能、文化培育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走进信阳市羊山新区政和街道办事处(筹)政和花园社区所辖的4个小区,映入眼帘的便是身穿醒目“志愿红”背心的社区志愿者们。他们有的在小区大门口认真值勤,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仔细盘查;有的在小区内来回巡查,关注着小区的每一处角落,维护着小区的安全与秩序;还有的在美好邻里中心内忙碌着,为老人和孩子排忧解难,送去温暖与关怀。要是赶上节假日,社区还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场面活泼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参与,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3月17日,政和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松自豪地介绍道:“政和社区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在册志愿者队伍已经超过千人,还设有文明创建、敬老助老、关爱儿童、助残帮困、理论宣讲、平安守护、美化家园和文化体育等8个志愿服务分队。而且,队伍中党员占比高达85%,这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每年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场次以上,日常活动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真正做到了为居民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政和花园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仅仅是信阳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信阳市信访局局长戴志恒表示:“信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积极优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专业赋能、文化培育等多元举措,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构建志愿服务“生态圈”
在罗山县城中,有一片美丽的水杉林。这片水杉林宛如一个鸟类的天堂,林中栖息着上万只、十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鹭鸶,甚至还有大白鹭、苍鹭、绿鹭等世界濒临灭绝的鹭鸶品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马超德博士曾赞叹道:“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鸟与人相处的距离如此之近、密度如此之大。”
罗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献林坦言,为了守护好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罗山县在此规划了杜堰河鹭鸶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联手护卫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罗山县鹭鸶保护公益协会,构建起上下联动、点面结合、防治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为了扎实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信阳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积极指导该协会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定期邀请党建专家、党员干部开展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党的生态保护政策和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公益活动有效解决生态保护实际问题。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牵头成立科普宣传小组与巡护小组。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0场以上,实行全天候值班守护,将协会初心和职责使命落实落细,持续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塑造信阳志愿服务品牌。
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艳阳表示:“坚持党建引领,凸显了党在志愿服务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通过强化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引领、协会自治、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模式,更加有效发挥了行业协会在志愿服务中的自治效能。
据介绍,信阳还通过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和引导社会各界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共同营造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生态圈”。
专业赋能,打造生命守护“先锋队”
2024年7月4日,潢川县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袁明军,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捐献20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三岁男孩重燃生命火种。
袁明军的义举,是潢川创新实施“凝聚爱心力量•共建生命银行”志愿服务项目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第9个成功案例。该项目启动以来,已有650余名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血样成功入库,74名初筛成功,9名成功捐赠(其中6人是党员)。
在推动项目过程中,潢川以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参与人员中党员占比超50%。通过组建“红色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生命教育课堂”,以“红色细胞”示范效应,凝聚全社会守护生命的合力。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潢川还为项目注入“红色功能”,每年为造血干细胞成功捐赠者安排免费体检,实行健康动态管理,推动“小众善举”向“全民行动”转变。
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辉表示,信阳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新路径,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核心,构建“党组织牵头、志愿组织落地、社会各界参与”的协同体系,为其提供专业培训与指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组织,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文化培育,构建志愿队伍“传帮带”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党委社会工作部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群体的关爱帮扶,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广泛传递社会温暖与关怀,建立“老中青”三代志愿服务梯队,营造志愿服务“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84岁的乡村志愿者张爱华,六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她每周义务巡山2次,每次往返步行12里,默默守护红军洞群等革命遗址。在她的努力下,成功制止了50多次损坏革命文物旧址的行为,用无私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志愿服务的价值,被誉为“最美志愿者”。
张爱华通过言传身教,让志愿服务精神代代传承、持续闪耀。近年来,她义务授课500余场,为郭家河乡培养100余名红色志愿者和“小小讲解员”,吸引更多人投身红色遗址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播,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新时代传人赓续大别山精神。
“党建引领强效能,志愿服务暖信阳。”戴志恒表示,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广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尽心尽力,为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本文围绕信阳市在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工作展开,详细介绍了政和花园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以及信阳市在机制创新、专业赋能、文化培育等方面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信阳志愿服务的成果和意义,强调了党建引领在志愿服务中的核心作用,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信阳的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