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通航投资公司的战略合作。阐述了合作背景、目标,包括探索“民航+低空出行”联程服务,在产品研发、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展开合作。还提及沃飞长空的发展历程、市场拓展情况,以及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展望和适航取证计划等内容。
“你能想象吗?从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的欧洲中心前往双流机场,开车通常得花30分钟以上,毕竟这两地距离有12公里呢。但在未来,‘打飞的’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出行选择,只需3分钟就能到达成都双流机场,不过费用会是专车的2 – 3倍。”在3月25日举办的川航通航与沃飞长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向封面新闻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便捷的出行画面。
就在3月25日这一天,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通航投资公司,在成都正式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署仪式。接下来,双方将携手努力,推进“民航 + 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的落地。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eVTOL试飞测试、飞机维修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民航客机 + eVTOL,探索“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
四川航空作为川航集团旗下国内最大的全空客机队航空公司,凭借超200架全空客机队的强大运力,每年旅客运输量超过3000万人次。川航集团下属的通航投资公司是由川航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它肩负着推动全省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使命。此次与沃飞长空的合作,将为eVTOL产业带来航空制造、维修、运营服务等方面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经验,无疑会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表示,这次签约可是国内eVTOL主机企业与民航航司的首次全面合作。双方会深度融合沃飞长空的产品研发市场能力和四川航空体系化的运营优势,率先在飞行测试和运营方面取得成果,并且还会在维修保障、实体运营等领域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
具体来说,在场景打造方面,双方会把eVTOL作为支线运输工具,合作探索“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衔接民航航班与城市内部、景区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合作打造国家级的eVTOL应用标杆场景,让“打飞的”去机场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种全新出行选择。
在产品研发方面,会以eVTOL产品测试飞行需求为牵引,助力开展性能测试、数据收集、可靠性验证等工作,从而加速eVTOL的适航验证流程。
在体系建设方面,双方将共同进行eVTOL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大与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合作力度,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共同拓展低空出行生态圈,推动低空经济朝着蓬勃健康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双方还会在未来eVTOL产品成建制交付后的运营保障方面携手合作,制定投用计划与服务范围,共同推进eVTOL起降场、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智慧起降场建设标准的制定。
从“造飞机”到“建生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自2024年以来,成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及政策,市场上也是动作频频。
就拿沃飞长空来说,2024年6月,沃飞长空旗下AE200验证机完成了全倾转验证飞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到了12月,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启动建设,从此进入生产制造的冲刺阶段。
在市场拓展方面,沃飞长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累计获取了数百架商业订单。其中,与国内航空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租签署了首批120架订单,与亚太地区最大公务航空企业华龙航空签订了首期100架订单,还与国内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企业中信海直,以及甘肃公航旅、成都双流FBO、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签订了全链条覆盖的合作协议,在低空出行、公务航空、低空文旅、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表示:“这次合作意义重大,一方面,国内领先的eVTOL主机厂瞄准未来城市低空应用场景,叠加民航运营场域,开创性地在国内验证了eVTOL产品的商业可行性,为行业注入了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四川航空前瞻性地布局低空出行市场,与链主企业合作打造‘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形成了‘超级应用场景’。”
后续双方将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研发制造、飞行测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打造创新低空运营实体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促进彼此优势资源的有机嫁接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加快区域资源汇聚、建圈强链的发展目标。
同时,根据国家空域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双方将携手探索“网红景点、CBD、城市地标、交通枢纽、城市之间”的商业运输示范场景,让“飞行汽车”成为市民提升通行效率、提升生活品质的“立体交通新基建”。
瞄准低空经济三大应用场景,最早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
据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近年来,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在应用场景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逐步与文旅、智造、应急、物流等赛道结合。
成都的不少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比如成都淮州机场推出了低空赏花专线,游客可以搭乘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冲上云端俯瞰风景;成都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开辟了包括农林植保、森林防火、河道巡检、血浆配送、水体采样等多种应用场景。
对于应用场景,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表示,沃飞长空主要瞄准低空出行、低空文旅、应急救援三大板块。其中,低空出行将是AE200的首要应用场景。大规模运营后,相比地面交通,采用eVTOL出行同等距离时间可节省80%,费用是专车的2 – 3倍,前景十分广阔。在文旅观光方面,可提供跨区域景点空中接驳服务,例如从成都市中心到九寨沟、到西岭雪山等,也可提供单个景点空中深度游。在应急救援方面,AE200可以突破地形限制,快速部署救援资源,转移危重伤患,为应急场景提供高效支持。
那么,成都市民最早什么时候能够体验“打飞的”呢?
费岚向封面新闻介绍,2025年沃飞长空将会进入载人飞行的试验,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6座eVTOL产品,争取在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在生产方面,沃飞长空在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将在2025年底完成基建和封顶工作。而在市场合作方面,将会在文旅、出行等层面取得新进展,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合。
本文围绕川航与沃飞长空的战略合作展开,介绍了合作在“民航 + 低空出行”方面的具体规划,包括场景打造、产品研发、体系建设等。同时讲述了沃飞长空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市场拓展情况,以及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布局和适航取证计划。此次合作有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