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目的地发展联合实验室”联合主任David W. Knight教授与MTM和MPPM项目同学们开展研讨会的相关情况。研讨会围绕职业规划、个人价值等方面展开,教授提出深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学生提出的多个与自然旅游及就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在3月21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城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精心筹备,有幸邀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目的地发展联合实验室”联合主任David W. Knight教授,与MTM和MPPM项目的同学们共同开启了一场极具启发性和深度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在职业规划和个人价值探索道路上的前行方向。
在这场跨越了职业规划、个人价值与全球视野的交流盛宴中,David教授以他那独特的犀利而又温和的风格,如一位睿智的导师,引导着同学们重新审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大家对未来的深入思考。
讲座以三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远意义的问题拉开了帷幕。教授问道:你希望未来工作的意义更多地落在“实现个人价值”“服务人类与地球”还是“赚到足够多的钱”?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题,而是一种巧妙的引导,旨在让同学们在当下日渐功利化的就业焦虑氛围中,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探寻自己内心的内在驱动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
David老师着重强调,真正有意义的职业路径,往往源自“内在意志”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积极对话。他鼓励同学们思考:在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危机、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复杂而严峻的议题时,我们愿意在这个大舞台上站在哪个位置?是成为局部问题的解决者,为解决一些具体的小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是成为系统性变革的一环,参与到推动整个社会和环境改善的宏大进程中去?
在热烈的研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多个与自然旅游及就业紧密相关的问题,展现出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Discussion
1
针对“环境保护类 NGO 如何实现可持续盈利”这一问题,David老师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方式。一是依靠政府拨款与个人捐赠,这是许多环境保护类 NGO 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二是通过将项目转化为“可售商品”,他以扶贫旅游项目为例,详细说明了可以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就像泰国、老挝的企业支持模式那样,为 NGO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2
关于“学习自然旅游方向应重点掌握的课程”,David老师表示这因人而异。他强调关键是要找到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他真诚地建议大家,先选择一个自己有兴趣的基础岗位,不要仅仅单纯以薪资为导向,而是要着眼于寻找能够提升自我、拓宽职业发展路径的机会,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关于扶贫旅游的职业前景,David老师提醒学生们要充分考虑工作地点的差异。他指出,森林与海岛的扶贫旅游在工作条件与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灾害旅游地是否需要重建”的问题,他理性地指出,重建需要权衡资金成本,有时候保留被摧毁后的原貌反而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需要根据修缮的必要性与旅游地的实际需求来综合判断。
结语
此次意义非凡的研讨会,不仅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就业选择的参考,更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停下来想一想”的宝贵时机。让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真正关心的议题、真正愿意投身的事业,以及真正想成为的人。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David老师的远道而来,为同学们带来了如此精彩且富有深度的分享。同时,也感谢MTM与MPPM项目团队为我们搭建起这样一个难得的对话平台。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未来的迷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人生的选择中坚定地前行!
本文记录了城环学院邀请David W. Knight教授开展的研讨会。教授通过提出深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职业与个人价值,在交流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自然旅游及就业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参考,更让学生有机会思考自身发展方向,是一次富有价值的交流活动。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