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培“陷阱”让教师损失惨重

以张某汕为首的教培骗局,他们以高价课时费吸引教师,收取信息费后声称资金链断裂,还虚构学校和学生身份,众多教师被骗,多地教师已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

警惕!教培“陷阱”让教师损失惨重

据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张某汕在微信群里招募上课学生。

以高价课时费吸引教师,“教培机构”收信息费后声称资金链断裂

“新机构线上艺术生,高三语数外政史地招网课老师……”这样一则招募信息出现在线上家教群里。河北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杨阳,在2024年9月看到了这则由教育机构发布的招募网课老师的信息。该信息给出的课时费十分诱人,针对艺考生补习文化课程,一对三的课时费达到600元/课时,一对五则为900元/课时。不过,老师在上课前需要预付1000至3000元不等的信息费。

杨阳看到如此丰厚的报酬,心里有些心动,但她还是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之后,发布招募信息的中介经常在群里发消息,声称要招聘更多的网课老师,还亮出了和他人的转账截图,称这些都是和老师结算课时费的记录。经过再三考虑,在2024年10月,杨阳决定接下这份兼职。她交了1600元信息费,开始教授英语课。

上课是通过腾讯会议APP进行的,然而课堂上通常只有一个学生账号在会议室里,学生既不开视频,也不通过麦克风说话,只是在聊天框里打字,师生互动非常少。杨阳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向中介询问原因。中介解释说,这些孩子都在培训机构的教室里,通过投影仪一起上网课,所以不方便开视频和语音。杨阳觉得中介的解释合理,毕竟培训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严禁老师和学生私下联系,以防撬走生源。而且,几节课结束后,对方发放课时费很“爽快”,通常当天就通过微信转账结算。这让杨阳觉得这份兼职很“靠谱”。

到了2024年12月底,杨阳向对接的中介提出也想做中介老师。中介给她推荐了济南海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张某汕,称网课的需求都是由他发放的。在和张某汕沟通的过程中,张某汕自称是“校长”,并与杨阳直接对接。

警惕!教培“陷阱”让教师损失惨重

这是中介发布的网课老师招募信息。

杨阳把这份兼职机会介绍给了身边十几个同为教师的熟人。和之前一样,每位老师接一组学生之前要交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信息费。她还被拉入了一个有180多人的群聊,里面都是从张某汕这里接课的教师,部分教师和她一样也向机构引荐新老师。

但是,从2025年年初开始,杨阳发现课时费发放变得不那么及时了。她再三催促,直到2月12日,张某汕才结算了约一半的课时费,总计约1.1万元。杨阳询问张某汕原因,他给出的理由包括学生学费没交、合作机构没有结账等。与此同时,张某汕又以开“转化班”“标杆班”等名义,让杨阳帮他招募有意愿接课的老师,并收取信息费。这一次,张某汕给出了更高的课时费,达到1200元/课时。

杨阳并没有怀疑张某汕,她觉得“做生意确实会遇到困难”。另外,她和张某汕通过电话,认为对方逻辑清晰,对教培行业也比较了解。

直到3月6日,杨阳在张某汕拉的教师群中看到他发出的一则声明:“由于经济困难,资金链紧张,各位教师报酬发放有所延迟……济南海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6月起分6期发放拖欠的报酬。”随后,张某汕解散了群聊。

这时,杨阳才意识到“有问题”,自己可能被骗了。她多次联系张某汕,都无人回应。据杨阳提供的转账记录,她一共向张某汕转账约11万元,其中包括她介绍的新教师的信息费,而她和老师们的课时费总共发放了不到3万元。

虚假的学校和被虚构身份的“学生”

近日,澎湃新闻联系到了多位同样被骗的教师。目前,受骗教师们组建了微信群维权,群里已经有数百人,这些被骗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根据群里自发统计,每人损失的金额从几千到上百万元不等。有的教师直接向张某汕交信息费接课,有的教师通过介绍人或中介公司交费接课,也有中介(介绍人)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

一名来自成都的个人中介称自己是大四学生,课余时间做教培中介。她表示,自己向张某汕推荐了约160名老师,每位老师每接一组学生的信息费中,她抽成200元,其余都转账给张某汕。在教学过程中,由她代发课时费、管理老师。据她提供的记录显示,5个月里,她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转账等向张某汕转账约107万元,而张某汕仅结算了70多万元课时费。她称,这家机构“爆雷”后,自己还贴钱发放了一部分老师的课时费,估计总共损失在50万元左右。

杭州的中介老师李芩称,自己的损失超过百万元。她是一名教培从业者,同样是通过微信群看到了招募网课老师的信息。后来,张某汕又在群里招募管理老师,负责招募、管理新老师,她动了心,想从中赚课时费差价。

李芩表示,去年12月初,她曾去山东济南和张某汕线下见面。张某汕带她参观了一栋名为山东同创帮课学校的教学楼,声称自己是这所培训学校的合伙人,未来艺考生考完专业课后,将在这里线下补习文化课程,而课程老师则是他通过线上招募的网课老师。线下看到的情况让李芩更加相信张某汕。她称,为了提高招募老师的效率,她垫付了老师们的信息费,预备后面通过课时费再回收费用。

记者了解到,“爆雷”后,有老师前往山东同创帮课学校找负责人对质,对方表示,与张某汕只是认识,并未有合作关系。3月24日,山东同创帮课学校负责人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张某汕并非同创帮课学校合作者,也不存在任何劳务关系;至于张某汕曾带领其他老师参观校区一事,其对同创帮课学校谎称到访人员是艺术专业课机构负责人,意图推荐学员。

另一条线索则更让杨阳确信,这是张某汕精心设计的骗局。在整理证据过程中,她注意到自己曾把信息费转给另一个账号的收款码,她留言联系上这个账号的主人。

对方称,自己曾在北京一所培训学校补课,上过张某汕的英语课,去年秋天已经上大学,但2024年9月底,张某汕曾发来腾讯会议的链接让她“挂着”,挂一节课50块钱,还让她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课程内容是高三文化课。对方表示,自己也曾帮张某汕收款,但并不清楚张某汕的具体目的,只当赚个外快。

另有一段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在一个名为“上课学生资源”的微信群里,张某汕曾发信息统计“上课时间表”,并称“一节课50元”。此后,他还多次在群里发布腾讯会议链接,催促学生“上课”,要求学生自称身份为播音艺考高三生,并提醒“有的人接了好几节课,如果老师询问名字,一定不要说同一个名字。”

杨阳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什么学生从不开麦讲话、不开摄像头,“可能都是假学生”。她意识到,张某汕用找来的“假学生”充数,向授课老师收取高昂的信息费。

杨阳感到有些失落,也十分气愤,“我们付出了很多,结果是一场骗局。”

受害者在多地报案,济南公安部门表示已在调查中

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地老师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涉及成都、上海、海口等地。

一名海口的受害者卫琳表示,2024年9月底,她交了2700元信息费后,开始通过一家中介机构上网课。“爆雷”事件后,她了解到这家机构也是替张某汕招募老师的中介之一。3月9日,她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提交了与中介公司沟通、转账等相关记录。

一份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当日出示的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显示,卫琳被诈骗案已获立案。落款日期为2025年3月9日。

这是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由受访者提供。

常居河北的杨阳告诉澎湃新闻,3月7日,她和另外几名老师赶往山东济南报案,做了笔录,提交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

记者注意到,目前济南海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显示经营异常。该公司由于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更新时间为2025年3月10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张某汕本人,均未获回复。

3月25日,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案正在调查中,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应受访者要求,杨阳、卫琳、李芩为化名)

张某汕以教培机构的名义,用高价课时费吸引教师,收取信息费后资金链断裂,还虚构学校和学生身份,导致众多教师受骗。多地教师已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这提醒人们在面对高收益的兼职机会时,要保持警惕,仔细核实相关信息,避免陷入类似的骗局。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60.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