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在特朗普即将启动全球性对等关税的背景下,印度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美印之间的贸易谈判情况。详细介绍了印度的降税方案、面临的困境、谈判中的态度和策略,以及背后的数据博弈等内容。
智通财经APP消息显示,当特朗普即将在4月2日挥舞起全球性对等关税的大棒时,印度迅速祭出了近年来最为激进的降税方案。据两位政府高层透露,在首轮贸易协议里,印度计划对超过半数、价值约2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进行大幅关税削减,部分商品甚至可能直接免税。印度声称这场谈判是为了“抵御关税冲击”,但实际上这是一场与美国进行的关税博弈生死战。
据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4月2日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南亚国家都期望减轻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特朗普的这一举措已经严重扰乱了市场,让西方盟友的政策制定者们也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境地。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印度愿意对价值230亿美元、超过一半的美国进口产品削减关税,这可是多年来最大幅度的降税行动,其目的就是抵御互惠关税。
两位知情的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官方在内部分析中预估,如果美国启动对等征税,印度输美商品总额中的87%(价值660亿美元)将会受到影响。像珍珠、矿产、机械设备等占据对美出口半壁江山的商品,关税可能会陡然增加6 – 10个百分点。更让印度揪心的是价值110亿美元的医药和汽车出口,这些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拳头产品,很可能因为新的关税政策而成为印尼、越南等国的“嫁衣”。
此外,这两位消息人士还表示,根据该协议,印度愿意降低对其进口的55%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目前这些商品的关税税率在5%至30%之间。
由于没有获得授权发言,这两位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印度贸易部、总理办公室和政府发言人对于寻求评论的邮件均未作出回复。
今年2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访美期间,两国达成共识,同意展开谈判,争取尽早达成贸易协议,解决关税僵局。印度希望能在宣布互惠关税之前达成协议,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贸易代表布伦丹·林奇将于3月25日至29日率领美国官员代表团前来进行贸易谈判。
印度政府官员发出警告,削减一半以上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获得互惠税减免。其中一位官员表示,削减关税的决定尚未最终确定,目前还在讨论其他选项,比如对各部门的关税进行调整,或者逐个产品进行谈判,而不是直接进行大幅度削减。
另一位官员则透露,印度还在考虑进行更广泛的关税改革,以统一降低贸易壁垒,但这类讨论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不会在与美国的谈判中马上体现出来。
为了确保莫迪的盟友和反对派能够在政治上接受相关方案,印度为谈判设定了明确的红线。印度贸易部长3月10日向议会常设委员会发表的言论,以及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言论,都凸显了印度在这个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我们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损害国家利益。”印度贸易部长苏尼尔·巴斯瓦尔在议会闭门会上明确划下了红线。尽管印度摆出了“大幅降税”的姿态,但关键细节上仍留有一定的余地。30% – 60%的农产品(如肉类、玉米、小麦和奶制品)关税被明确排除在谈判之外,汽车进口关税(现行税率超过100%)的削减可能会采取“分阶段”策略。印度官员暗示,最终方案可能是“精准手术”,而不是全面开刀。
据两位参加闭门会议的人士透露,苏尼尔·巴斯瓦尔告诉委员会,印度不想失去美国这个贸易伙伴,但同时也发誓,“我们不会损害我们的国家利益”。
然而,实际上这场谈判背后的数据博弈十分残酷。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高达456亿美元,但美印关税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的平均关税仅为2.2%,而印度则达到了12%。特朗普政府将印度称为“关税滥用者”,并威胁要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莫迪政府既想保住美国市场,又担心国内产业会承受冲击,其战略摇摆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谈判桌前充满了暗流。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催促印度“大胆破局”,而印度却以“高端摩托车降税”等象征性让步来试探底线。卡内基基金会专家米兰·瓦什纳夫直言:“莫迪政府利用外部压力推动全面改革的概率,并不乐观。”随着美国代表团本周抵达印度,这场关乎数百亿美元贸易流向的角力,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本文围绕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全球性对等关税,阐述了印度采取激进降税方案以应对的情况。详细说明了印度降税的规模、可能面临的损失,以及在谈判中的策略和态度。同时指出美印贸易存在巨大逆差和关税结构差异,印度在谈判中战略摇摆。随着美国代表团抵印,美印贸易角力进入关键阶段,最终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