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上“富硒”产品大量涌现,但缺乏统一标准。3月25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实施《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填补了相关标准空白,介绍了天然硒品的定义、涵盖产品类别及硒含量要求,还提及富硒产品市场前景和该团标对广东硒产业的积极意义。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察觉到一种趋势。近年来,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量声称“富硒”的产品。这些产品凭借着“富硒”的标签,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就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随之而来:究竟什么才算是“富硒”呢?在单位产品中,硒含量达到多少才能称得上“富硒”,并且符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呢?令人遗憾的是,各地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不同地区的数据差异较大,而且对产品种类的覆盖面也不全面。
不过,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在3月25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并实施了《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意义重大,它填补了国内天然硒品认定方面以及省内天然硒品含量规定的标准空白。该标准就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规范天然硒品的供给和市场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那么,究竟什么是天然硒品呢?天然硒品主要是指从天然富硒土壤区域产出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及其制品,还有从地下深处自然流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天然水。参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文件规定,同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该团体标准把天然硒品具体界定为13类产品。这其中包括谷物类及制品、薯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花生及制品、蔬菜及制品、水果及制品、陈皮及制品、竹笋及制品、水产类及制品、肉类及制品、蛋类及制品、水、茶叶及制品等。而且,对于每一类产品的硒含量,标准都明确规定了必须达到的要求。
实际上,富硒产品尤其是天然硒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其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广东拥有极为丰富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天然硒产品。可以说,广东在进一步开发硒产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大有可为。
专家评审组对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的这项团体标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标准针对目前天然硒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对天然硒品的硒含量和评价认定办法等做出了科学规定。它不仅填补了相关标准空白,更为规范天然硒品供给和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推动广东丰富的“硒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硒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广东发布《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展开,先指出市场上富硒产品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接着介绍该标准的出台填补了空白,明确了天然硒品定义、产品类别及硒含量要求,最后强调了富硒产品市场前景和该标准对广东硒产业的积极意义,展现了标准对于产业规范和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