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深圳金融科技的发展成就,介绍了在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深圳金融科技专项得分的显著提升,分析了过去半年深圳在政策扶持、机构创新、深港联动、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举措,探寻深圳金融科技得分迅速上升的原因。
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深圳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着全球领先水平。仅仅历时半年,深圳金融科技得分与全球榜首的差距就从15分大幅缩小至2分。这一飞跃式的进步,不禁让人好奇:深圳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7)。在参与排名的119个金融中心城市里,深圳金融科技专项得分达到了747分。相较于上期,这一得分上升了25分,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蝉联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宝座,与纽约相差2分,与伦敦相差1分。
据悉,该榜单每半年更新一期。在去年9月发布的第36期指数中,深圳金融科技得分仅为722分,与榜首之间有着15分的差距。也就是说,深圳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成功将与榜首的分差大幅收窄至2分。那么,在这关键的半年里,深圳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报告给出了部分受访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融资渠道、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或产业集群、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储备是构建金融科技企业竞争环境的四大要素。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通过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过去半年以来,深圳在政策扶持、机构创新、深港联动、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这些举措或许促成了深圳金融科技得分的迅速上升。
在政策扶持方面,过去半年深圳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本地金融科技机构落地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相关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
例如,去年9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研究起草了《深圳市关于支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工作目标明确指出,争取到2025年,在深圳全市形成5个以上以数字金融为发展重点的园区、特色楼宇。《实施意见》还提出,鼓励金融企业联合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增强AI大模型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同年10月,深圳还成立了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出海联盟。
更早些时候,深圳市还先后发布了《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等政策,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精准布局。深圳将相应策略称为“技术研发 + 场景运用 + 成果转化 + 人才支撑 + 标准建设”全过程产业链,旨在加快打造国际一流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
另一方面,深圳的各类金融创新奖项中,如深圳金融创新奖、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红岭金融创新奖等,获奖项目绝大多数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典型场景。
伴随着政策的有力支持,过去半年以来,深圳本地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也落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案例。
今年1月,微众银行在香港的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正式揭牌,注册资本达1.5亿美元;去年11月,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在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全国首发,这款硬钱包兼具“可碰、可视、可扫”等优点,其卡面还可定制,涵盖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交行、招行7款硬钱包卡。
在各类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招商银行、微众银行、平安人寿、中信证券、南方基金、腾讯财付通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大量创新应用场景。
在园区建设方面,福田区“金科双园”企业估值近700亿元,罗湖区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累计引进数盾科技、博思软件、华钦科技等企业21家。通过组建一批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载体,有力地促进了金融科技类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
在深港联动方面,深圳正携手香港打造协同共进、优势互补的全球金融科技核心枢纽。今年2月,深圳联手香港组建了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金融科技工作组,成为新成立的“四大工作组”之一。同时,微众科技联合香港翘晋科技,依托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推出学历验证应用,香港理工大学成为首个利用该平台进行学历验证的高校,预计将入学材料审核时间由8小时缩短至2分钟内。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本期的金融科技得分也上升了五位,超过多个美国金融中心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四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所主任研究员余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GFCI评价体系并非简单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分值,而是基于问卷调查的主观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综合打分。“在问卷调查中,愿意给深圳金融科技打分的人更多了,分值也更高了。”他还表示,在多个与GFCI金融科技相关度较高的第三方特征指标中,如全球绿色金融指数、IESE动态城市指数、全球创新指数等,深圳的得分排名均有所提高。
本文介绍了深圳金融科技在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出色表现,其得分大幅提升且与全球榜首差距显著缩小。深入分析了过去半年深圳在政策扶持、机构创新、深港联动、园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举措,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深圳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专家指出GFCI评价体系特点及深圳在相关第三方指标中排名的提升,展现了深圳金融科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