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迎来风险防控指南 指南发布: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保驾护航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这一事件,阐述了相关病菌的危害,说明了《指南》的分析内容、防控原则及作用,还指出其是针对特定风险要素发布的首批指南。

3月2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传来一则重要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以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旨在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加强相关风险防控的技术指导,进而提升企业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

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中部分菌株能够产生肠毒素,并且它具有很强的耐热性,极不容易被杀灭。正因如此,它成为了婴儿配方乳粉风险防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克罗诺杆菌,则属于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对于0 – 6月龄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者免疫受损的婴儿来说,它的威胁非常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21)的规定,在0 – 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中是不得检出克罗诺杆菌的。

《指南》充分应用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它基于蜡样芽胞杆菌和克罗诺杆菌的基本特性,同时结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干法工艺以及湿法工艺流程的特点,对各个可能的风险输入途径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这些途径包括原料、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此外,还对工艺环节以及生产操作中可能造成污染的风险要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在良好生产规范的框架范围内,《指南》提出了风险防控原则,为企业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控方案以及风险防控措施。并且,针对污染的调查、纠偏、清除等关键程序,《指南》也作出了详细指引,方便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指南》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特点。它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精准识别风险、有效防控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通过使用《指南》,企业能够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最终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是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特定风险要素发布的首批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南。

本文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蜡样芽胞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克罗诺杆菌风险防控指南》展开,介绍了相关病菌危害、指南分析内容、防控措施及作用,该指南专业性与实用性兼具,是首批针对特定风险要素的防控指南,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530.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