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水果口味电子烟在未成年人中泛滥的现象,通过具体案例揭示其来源、销售渠道,以及国家相关禁令下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法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包括电子烟)是被明令禁止的。然而,近期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水果口味的电子烟,正通过形形色色隐秘的渠道,轻而易举地被未成年人购买到手,不少孩子在接触后染上了烟瘾。这不禁让人发问:这些果味电子烟究竟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流入市场的呢?
果味电子烟风靡高中,甚至出现攀比现象
前不久,北京的赵女士在高中女儿的书包中意外翻出了电子烟。经过一番询问,她才震惊地得知,女儿从初二开始就接触果味电子烟,已经偷偷吸了四年多。
赵女士的女儿向记者透露,在她的朋友当中,有一半都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柠檬味、草莓味、西瓜味等各种口味她都尝试过。最多的时候,书包里藏着10多支不同水果口味的电子烟。而她最初接触电子烟,仅仅是因为好奇,“觉得好玩,味道特别香,朋友们都抽,我也好奇”。
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吸电子烟后感到非常气愤,并纷纷进行了投诉。“黑猫投诉”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期间,以“电子烟”为关键词的总投诉量共350件,其中提及“未成年”“孩子”的占比达16%。投诉问题排第一的是非法出售,占比高达31%。
卖家藏身短视频评论区,水果表情成购买“暗号”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评论区发现,有大量账号在留言中发布了草莓、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些内容乍一看是正常的回复,但在吸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眼里,这就相当于一个销售“暗号”。
早在2024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关于新型电子烟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中就明确指出,对于不含有烟碱成分,但全部或部分雾化为气溶胶供人抽吸等使用方式与电子烟近似的草本雾化产品,将按照电子烟管理,除非产品取得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
尽管国家各项禁令相继出台,试图阻断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侵害,但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罔顾法律与社会责任,依旧想方设法让果味电子烟流入未成年人手中。对于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本文通过讲述赵女士女儿的案例,揭示了果味电子烟在高中生中泛滥的现状,以及其通过短视频评论区隐秘销售的渠道。同时提到国家虽有相关管理规定,但不法商家仍在违规操作,呼吁对这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