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县供销合作联社以市场化构建稳定供销机制,开创“农特产品超市 + 企业 + 农户”消费新模式,介绍了农特产品超市的情况以及该模式带来的积极成效。
基层供销社,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生产生活服务的关键载体,承担着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新疆尼勒克县供销合作联社积极探索创新,将市场化定位为构建稳定供销机制的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成功开创了“农特产品超市 + 企业 + 农户”这一全新的消费模式。
走进尼勒克县农特产品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其布局十分合理,各类商品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这里的商品不仅质量上乘,价格也十分亲民,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购物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店内特别设置了农产品专区,汇聚了清油、面粉、鸡蛋等多种当地颇具特色的农特产品。消费者只需踏入这家超市,就能轻松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一站式”选购,极大地节省了购物时间和精力。
这是尼勒克县农特产品超市的一角 (胡玉涛 摄)
尼勒克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副书记、主任艾里亚努尔·克德尔拜表示:“我们的供销超市专注于销售本地的农特产品,采用集体直采、直供给消费者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更重要的是,它成功打通了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截至目前,超市的销售额已近 10 万元,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这一模式对于发挥供销社的职能,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非常积极且良好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新疆尼勒克县供销合作联社开创“农特产品超市 + 企业 + 农户”消费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不仅满足了居民购物需求,还帮助农牧民解决卖难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