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工作群“补贴”陷阱,江门一市民被骗3000元,小心工作群诈骗!江门警方发布领“补贴”骗局通报

广东江门市民刘女士在公司工作群看到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名义发布的领补贴信息,扫码后填写个人信息被骗3000元的案例,同时警方剖析了骗子选择工作群诈骗的原因及填写个人信息的危害,并给出防范此类诈骗的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近日,市民刘女士就遭遇了一场令人痛心的骗局。她突然收到一条来自“企业内部”的消息,声称可以领取“国家财政补贴”。刘女士扫码后,不仅没领到补贴,反而被骗走了3000元。

3月22日,广东江门市公安局发布通报,郑重提醒市民群众,要是在工作群里遇到这种所谓的“补贴”,千万不要去领。

案例回放:扫码领“补贴”,3000元瞬间消失

今年3月,刘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公司上班。这时,她看到有人在公司群里发送了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名义发布的《2025年国家财政部补贴》声明。声明中写道:“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即日起实施发放2025年薪资补贴申请办理事项……”同时,图片还附带了一个二维码,要求大家扫码领取补贴。

警惕!工作群“补贴”陷阱,江门一市民被骗3000元,小心工作群诈骗!江门警方发布领“补贴”骗局通报

由于消息是在公司工作群内发布的,而且发布人还是相熟的“同事”,刘女士没有多想,便扫码进入了申报页面。页面提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申领多项补贴,刘女士便按照提示一一填写,甚至还填写了银行卡号码以及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

然而,一番操作之后,刘女士等来的不是期待中的补贴,而是银行卡的消费短信。短信提示银行卡被转走了3000多块钱。这时,刘女士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中了骗子的圈套,她立刻选择了报警。

警方支招:谨防工作群里的诈骗信息

那么,骗子为什么会选择在工作群里发布诈骗信息呢?民警进行了剖析。工作群内的交流通常都与工作事务相关,在这种情境下,人们的心理防备相对较弱。诈骗分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通过网络病毒将虚假信息融入其中,让受害者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轻易地接受并相信了这些虚假内容。

骗子又为什么要让人们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账户余额等信息呢?民警解释说,一旦骗子集齐了这些信息,就能轻易转走事主账户里的资金。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资金就有被盗刷的风险。

警惕!工作群“补贴”陷阱,江门一市民被骗3000元,小心工作群诈骗!江门警方发布领“补贴”骗局通报

那我们该如何防范此类诈骗呢?民警给出了提醒。首先,要做好网络病毒防护,不给骗子留下“漏洞”可钻;其次,当收到类似“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站链接领取补贴”的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以免造成财产损失;最后,如果不慎遭遇网络诈骗,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本文通过讲述江门市民刘女士在工作群扫码领“补贴”被骗3000元的案例,剖析了骗子选择工作群诈骗的原因和获取个人信息的目的,同时给出了防范此类诈骗的具体建议,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防止财产损失。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56.html

(0)
NeritaNerita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