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中国创新药械行业的投融资情况,探讨其在经历寒冬后出现的回暖迹象,分析回暖原因,并介绍近期获得融资的企业案例,同时关注AI与医疗结合的投资方向,最后指出行业是否真正回暖仍待时间验证。
自2022年起,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LSHC)行业仿佛进入了融资的“严冬期”,不管是上市公司(IPO)还是非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生物医药行业的从业者们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何时才能穿越这漫长的冬天,迎来融资的春天呢?
时光来到2025年,中国创新药械行业投融资终于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大家明显能感觉到,今年的投资情绪比去年乐观了很多,而且这种积极的势头还在持续。”在BIOCHINA2025(第十届)易贸生物产业大会期间,Pivotal bioVenture中国区管理合伙人柳丹博士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这样说道。
实际上,在时代财经的采访过程中,持有类似观点的并非只有柳丹一人。
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显示,即便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今年2月份,仍有超过150家机构在中国医疗健康一级市场上进行投资,总共出现了80起融资事件,披露的总金额达到了43.8亿元。
基于这样的市场情况,柳丹对时代财经分析指出,今年市场出现乐观情绪,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宏观层面来讲,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频繁出海,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部分领域甚至能与美国相媲美。同时,以人工智能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地提振了社会对科技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积极预期。从资本市场来看,二级市场作为一级市场的风向标,通常具有半年左右的领先性。近期港股市场表现强劲,细分医疗板块涨幅达到20 – 50%,A股整体大盘指数也企稳回升,再加上外资持续回流,这些积极信号都会逐步传导到一级市场。”
柳丹切实感受到了市场氛围的显著变化。“过去在进行尽调和推进项目时,投资机构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工作和协商条款,但现在情况逐渐不同了。一些公司开始向投资方传递项目受到其他机构追捧的信号,甚至直接表示‘已经有其他机构要投资了,希望你们能给出更好的条件’。由此可见,投资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不再完全由投资机构主导交易。”
对于当前医疗领域的投资情况,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也向时代财经表示,目前他们注意到一些优秀的团队或者科学家开始创业,这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据时代财经统计,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17家医药、医疗器械企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在这些企业中,帕母医疗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它是这17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拿到融资数额最高的,获得了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和老股东礼来亚洲共同领投,现有投资人奥博资本(OrbiMed)、高榕创投超额追加投资。
根据官网信息,帕母医疗的原研核心技术及产品“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简称PADN)”系列导管和主机,是全球首个在中国率先获批上市的肺高压微创介入疗法产品。
柳丹向时代财经表示,相较于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机会相对有限。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内成功追赶上海外先进水平的细分领域并不多。“尽管如此,我们在2024年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期望未来能有几家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作为中国的行业先驱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并获得初步认可。”
在药物领域,来自小核酸领域的大睿生物表现突出,拿到了Pre – B轮2500万美元融资。根据官网介绍,大睿生物主要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减重及其他领域疾病的治疗,致力于开创同类最佳和业内首创siRNA药物,目前公司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今年年初因DeepSeek引发的新一轮AI制药热潮,也已经传导到了投融资端。来自深圳的新樾生物完成了A + 轮战略投资,由全球领先的AI + 自动化技术平台公司晶泰科技(02228.HK)领投。不过,新樾生物并未披露具体的融资数额。
根据官微消息,新樾生物的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将与晶泰科技的AI平台技术展开深度合作,以加速创新药物管线的开发与商业化进程。
时代财经在上述大会期间了解到,包括柳丹在内,多位投资人均表示在关注AI与医疗结合的方向。
张江告诉时代财经,“今年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一定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原因不仅是生成式AI技术有了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生态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像DeepSeek这种开源模型出现以后,会让AI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具体到应用层面,张江进一步提到,AI目前在生物医药的研发端(包括靶点筛选、化合物筛选等)、真实世界研究等环节都能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张江还提到了医院端的应用,“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有医院在布局AI医疗的研发,比如辅助诊断,或者将过往的病例整理成知识库等。”
2025年仅仅过去了3个月,中国创新药械投融资是否真正回暖,行业能否就此走出低谷,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本文介绍了2025年中国创新药械行业投融资出现回暖迹象,分析了回暖的原因,列举了近期获得融资的企业,如帕母医疗、大睿生物、新樾生物等,还关注到AI与医疗结合成为投资热点。不过,行业是否真正摆脱困境,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