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台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音乐会——北京交响乐团的《瀚海丝路》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丝路新世纪》亮相首都舞台。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两台音乐会的特色、创作背景、演出内容等,展现了丝绸之路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创造性转化,体现了文化交融的魅力。
画面中呈现的是《瀚海丝路》的演出现场。
近期,有两台围绕丝绸之路题材精心打造的音乐会在首都的舞台上精彩亮相。其中,北京交响乐团带来了大型交响套曲《瀚海丝路》,它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用音符细腻地描绘出新疆哈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丝路新世纪》跨界融合情境音乐会,则像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派对,让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跨界互动,将丝路艺术的美学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瀚海丝路》这场演出,是北京与哈密友好牵手的结晶;《丝路新世纪》则开启了央团和京西的艺术合作之旅。艺术家们虽然创作思路各不相同,但都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才情,共同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丝绸之路文化长卷。
《瀚海丝路》:让观众“遇见哈密”
大型交响套曲《瀚海丝路》是由哈密市政府、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交响乐团联合精心推出的。为这部作品谱曲的是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作交响组曲《冰雪相约》的作曲家郑君胜、郑君利。在青年指挥家李昊冉充满激情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奏响了充满浓郁西域风情的乐章。
音乐会开场,弦乐如潺潺流水般轻柔地铺陈开来,清脆的打击乐则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为音乐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渐渐地,急促的铜管声如汹涌的潮水,裹挟着浩瀚宏阔的气息扑面而来……《瀚海丝路》的第一乐章《瀚海苍穹》奏响,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带领着观众穿越时空,前往哈密所处的新疆东大门。随后,《幻影无际》《丝路风华》等乐章接连奏响,奇幻的戈壁大漠在旋律中若隐若现,丝绸古道上那悠悠的驼铃声仿佛就在耳边回荡,哈密的民歌也在音符间婉转流淌。鼓声、弦乐与管乐彼此呼应,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再现了丝绸之路上热闹非凡的民族节日场景。
《瀚海丝路》总共包含5个乐章15首曲子。本场音乐会音乐总监、作曲之一郑君胜透露,他们两位作曲家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在哈密当地的采风经历。“我到了哈密才知道,那里是目前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富集程度最高的翼龙化石产地,还有最具特色的雅丹地貌群。”郑君胜感慨地说,他们用灵动的音符描摹出心中的惊喜与赞叹,于是《翼龙飞天》《狂野大海道》等曲子便呼之欲出。在演出过程中,伴随着现场多媒体投影幕布上不断切换的画面,苍茫大漠、高远星空的背景下,丝绸之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观众们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演出当天,哈密市还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外专门设立了“遇见哈密”文创集市和图片展。色彩斑斓的文创产品、精美的图片,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仿佛让大家提前领略了哈密的独特魅力。本场音乐会艺术总监、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表示,“北京交响乐团想用一部哈密主题的作品,吸引更多人去哈密看一看,去丝绸之路上走一走,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丝路新世纪》:融合传统与时尚
如果说《瀚海丝路》是以西方舶来的交响乐为载体,演绎丝路奇观,那么在石景山文化中心剧场上演的《丝路新世纪》,则像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盛宴。它让传统的民族乐器与电声乐队激情对话,以更加动感、更为跨界的情境演出形式,再现了丝路美学的独特魅力。
演出开始,一声弓弦拉响,那充满西域风格的音乐瞬间在剧场中回荡开来。舞台前的多媒体幕布上,流动着金黄的黄沙,仿佛将观众带入了古老的丝绸之路。随着“黄沙”渐渐淡出视线,观众们赫然发现,舞台被搭建的木制“栈道”巧妙地隔出了三层空间。最靠近观众的第一二层是民族乐队的表演区域,二胡、扬琴、古琴、笛箫等演奏员穿着仿古服饰,优雅地奏乐,他们的指尖仿佛有魔力,让古老的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再一抬头,第三层竟是一支小型电声乐队,穿着黑色西式演出服的演奏员们熟练地操纵着架子鼓、电吉他,那强烈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
《丝路新世纪》共包含13首原创曲目,它巧妙地融合了传统民族器乐、现代电声乐器与多媒体视觉艺术。二胡与电音、琵琶与架子鼓时时开启对话,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与现代的故事;古琴与大提琴在古曲的变奏旋律中相互应和,就像是两位老友在亲切地交谈;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乐器安格隆与数字音效在《星星索》里碰撞出新的声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在舞台上尽情绽放,时尚的演奏、声乐与舞蹈编排让观众耳目一新。舞台上乃至剧场穹顶的灯光时时变幻,营造出浪漫唯美的演出环境,打在演奏员身上的追光时明时暗,引导观众不要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独奏片段。
文化让山河不再遥远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它不仅仅是一条商贸往来的通道,更是一条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文化纽带。多元文明在这里交融互鉴,和谐共生。如今,艺术舞台上的丝路主题创作正以创造性转化的形式积极回应这一时代命题。东方与西方交融、传统与时尚并蓄,它们相互碰撞,迸发出绚丽的艺术火花,也为北京的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选择。
《瀚海丝路》在交响乐中融入了新疆手鼓等少数民族乐器,郑君胜、郑君利也在和声语汇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马文看来,一台以新疆哈密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会在北京登台,正是“文化让山河不再遥远”的真实写照。北京与哈密的牵手合作,不仅为哈密的文化注入了当代审美方式和表现形式,也让北京的艺术家们迸发了鲜活的创作灵感。
《丝路新世纪》则开启了央团与京西的艺术合作新篇章。这场音乐会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旗下子公司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与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开启合作的首场演出,它用传统与时尚的混搭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日前,双方达成合作,将在演艺新空间培育、艺术作品打造、艺术普及教育、文旅活动品牌等方面进行共建,致力于打造“京西演艺新名片”,也让“家门口的高品质文化盛宴”成为石景山区文化新常态。
两台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音乐会《瀚海丝路》和《丝路新世纪》。《瀚海丝路》以交响乐展现新疆哈密的自然与人文,创作灵感源于当地采风;《丝路新世纪》则让传统民族乐器与电声乐队跨界融合。这两台音乐会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创造性转化,展示了文化交融的魅力,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