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央视“3·15”晚会曝光翻新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事件展开,讲述网友呼吁小米进入该行业,分析小米是否适合入局,进而探讨企业诚信经营以及市场监管等问题。
在3月15日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大量翻新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的现象。这一触目惊心的画面通过央视的镜头展现在大众眼前,
图源:央视截图
一时间,众多网友纷纷跑到雷军的评论区刷屏,大家都在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小米能够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等产品。其实,这并非网友第一次把雷军的评论区当成“许愿池”。雷军曾无奈地表示:“好像什么东西难干,或者什么东西不值得信任,他们就到我的那个评论区留言,我成了那个许愿池。”然而,卫生巾行业真的需要小米这样的企业来拯救吗?其实不然。虽然央视曝光的劣质产品现象让人感到愤怒和震惊,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整个卫生巾行业就是不思进取、不可救药、只会摆烂的。事实上,在这个行业中存在着大量诚实守信、认真经营的企业。我们不能因为个别黑心商家的恶劣行为,就否定整个行业的努力和付出。再看小米,它的主业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智能家电等行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让小米突然进入日用消费品行业,这未必是它所擅长的领域。而且,小米能否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变化,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另外,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产品线过于臃肿是一大忌讳。小米不可能什么业务都涉足,这种不切实际的扩张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即便小米有能力进入日用消费品行业,是否要进入也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网友的呼声可能难以实现,但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家对诚实守信企业的强烈渴望。网友们其实是在用一种略带戏谑的方式,表达对安全可靠且高性价比产品的期待。这种吐槽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企业应该敏锐地读懂消费者的这种期待,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行业被别人抢走饭碗,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消费者的期待其实很简单,他们只希望能够买到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然而,每到“3·15”晚会,总会有很多企业“塌房”,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这些企业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口碑,就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我们不止一次看到企业在出事前嚣张跋扈,出事后却痛哭流涕的画面。与事后的“树倒猢狲散”相比,诚信经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有些企业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本心。市场是公正的,它不会任由丑恶现象存在,消费者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一定会被关注到,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此外,商家在销售环节也不能一味地沉迷于打价格战。价格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商品的价格可以一降再降,但这种恶性竞争何时才是尽头呢?而且,正规企业跟那些黑心企业打价格战根本没有胜算。正规企业使用的是优质原材料,生产过程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而黑心企业使用的是废料,甚至连基本的消毒环节都省略掉了,两者的成本有着天壤之别,正规企业又怎么能在价格上与之竞争呢?一个好的市场平台应该体现产品的差异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为那些浑水摸鱼的企业提供便利。在同一条市场赛道上,应该适用相同的规则,否则就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同时,市场监管也必须跟上,要让不合格产品在源头上就被拦截,让假冒伪劣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本文以央视“3·15”晚会曝光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网友呼吁小米入局日用消费品行业的现象,指出企业应诚信经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可靠产品的期待,商家要避免价格战,市场监管需加强以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