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湖南永州蔬菜产业,在春耕时节深入探访其蔬菜抢“鲜”出发的秘诀,介绍了运输、监管模式创新,种植思路转变,以及精深加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永州蔬菜产业从困境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
央视网消息显示,在春耕这一关键时节,全国蔬菜种植都进入了繁忙阶段。记者来到湖南永州,这里可是全国高品质蔬菜的“生产示范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稳保持在300万亩左右。凭借面向大湾区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永州蔬菜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销售量占比超过30%,最快7个小时就能直达香港市场。然而,永州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它的蔬菜究竟是如何实现抢“鲜”出发的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春耕一线寻找答案。
当记者走进湖南永州的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是成方连片的蔬菜种植基地,景象十分壮观。何海龙是永州市江永县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负责人,他每天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监督从永州跨区直达香港的蔬菜运输车辆,并且确保这些车辆每天中午12时30分准时发车。
在何海龙的蔬菜加工基地现场,记者看到两辆运输蔬菜的车辆安装了粤港两地汽车牌照。这意味着,这些车辆能够直接开到香港地界。这一改变可不得了,它解决了以往在深圳加工转运、二次包装的问题,不仅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还减少了租房和雇人的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节省通关成本,永州海关还在全国创新性地推出了“果蔬拼装”监管模式。以前,供港蔬菜和水果是不能拼装运输的,哪怕是同一企业生产包装的,也只能分别由不同车辆发运。记者在现场看到,何海龙今天运往香港的20多种瓜果蔬菜,在一辆车能够装下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另外派发车辆了。
永州海关副关长李江民介绍说,采取“果蔬拼装”监管模式以后,企业每辆车的运输成本大约能节省1000元,通关时间也压缩了50%左右。
同时,永州海关还通过将出口抽检前置到种植和加工环节,建立起海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让出口蔬菜无须在通关环节进行抽样检测,进一步提高了通关的便利性。
不仅如此,永州有关部门常态化开通了永州 – 盐田、北部湾、湛江港和中欧班列4个方向的铁海联运专列,成功打通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到达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两大出海口最便捷的通道。据永州海关统计,2024年,永州果蔬出口货值多达138.9亿元。
改变思路 小蔬菜闯出大市场
如今,永州的蔬菜不仅能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还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而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发展思路的重大改变,从以往菜农“种什么、卖什么”,转变为根据市场“要什么、种什么”。
湖南永州地处湘江源头,这里空气优良、水质绝佳,光照时间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优势。然而,好地好水未必就能形成优势产业,曾经的永州蔬菜也经历过滞销、价格低、销路不畅通的产业发展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永州市以市场为导向,紧紧盯着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市场的需求,开始引进种植原产于广东的迟心菜、菜薹、芥兰等大湾区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
引进外来蔬菜品种,如果种不好,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州市制定了《推进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十条措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蔬菜“菜篮子”认定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良种化、绿色化、设施化种植,以此来提高蔬菜品质。
为了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用量,永州市农业农村部门专门出台了严格规定,要是有三次农药残留超标,就会取消大湾区蔬菜“菜篮子”基地认定资质和出口资格。为了进一步减少农业化肥用量,记者在不少大湾区“菜篮子”认证基地看到,那些没有买卖价值的蔬菜正被打碎还田,用来增加土地的有机含量。而且,物理灭虫的设施和方法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农场经理刘文告诉记者,基地现在已经开始引进日本品种蔬菜,进行高标准种植后返销日本,进一步拓宽了永州蔬菜的出口渠道。截至目前,永州市已经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类“菜篮子”认定基地159个、认证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110个。新引进和培育蔬菜品种15个,形成了“四季鲜销”“特色外销”“反季节外销”的产业布局。
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钦介绍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蔬菜产业带动了4.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精深加工 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永州的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产业”和“人才”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互动。
永州江永县香芋是全国有名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江永县引进的最大香芋加工企业,目前已经开发出40多个蔬菜加工产品。而在另一家香芋加工企业,记者看到他们针对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研发了不同类型的香芋产品。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永州在土地租金建厂、出口退税、冷库建设等方面都对企业给予了优惠政策。截至目前,永州市已有70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40余个,加工后蔬菜产品产值均价提升了100%。
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何子凤早年在上海工作,头脑灵活还积攒了一些积蓄。前几年看到香芋能挣钱后,就在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开始承包土地种植香芋。目前,他的香芋种植面积已有1000多亩,还建有自己的农产品加工厂。
早年在深圳打工的何蓉,她的归来不仅带来了几千万生产线和冷库的投资,目前公司销售额已接近一个亿,还解决了上百人的就地就近就业问题。据统计,仅千家峒瑶族乡一个乡镇,就有近2000年轻人返乡从事香芋产业的工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湖南永州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运输模式创新、监管模式改革,永州蔬菜实现了抢“鲜”出发;转变种植思路,提高蔬菜品质,让永州蔬菜打开了国内外市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进一步推动了蔬菜产业的繁荣,使其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