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3月中旬遭遇大范围降雪降温,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村的羊肚菌面临“倒春寒”威胁。当地政府、建行驻村工作队与村民携手采取紧急行动保护羊肚菌,同时介绍了羊肚菌对观音村的重要性、此前的培育情况以及未来观音村的振兴规划。
在川西高原,每年的3月中旬本应是羊肚菌生机勃勃地破土而出,为大地增添生机与希望的时节。然而,近日这里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大范围的降雪降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部分地区堆积起了厚厚的积雪,最深的地方竟达到了50公分。
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村更是深受这场风雪的影响,连续3日的大雪让整个村庄仿佛被白色的帷幕所笼罩。高山上的牦牛在厚厚的积雪中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仿佛随时都会被这寒冷的冰雪所吞噬。而村里刚刚露出嫩芽的羊肚菌,也在这场“倒春寒”中面临着致命的威胁。这些娇弱的羊肚菌嫩芽,犹如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在寒冷的侵袭下岌岌可危。
面对这场如同“生死时速”般的较量,当地政府、建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携手并肩,共同采取紧急措施。他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就像为羊肚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长城”,竭尽全力保护这些承载着村民们希望的羊肚菌。
高原山村的“致富钥匙”
羊肚菌,被誉为“春天的第一口鲜味”,它对于观音村的村民们来说,就像是一把“金钥匙”,开启了他们致富的大门。然而,这把“金钥匙”也让村民们日夜牵挂、忧心不已。
建行四川省分行选派到观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周舸介绍说:“每一株羊肚菌嫩芽都凝聚着菌农们数个月的心血和汗水。羊肚菌是一种非常娇贵的菌类,在菌丝生长的过程中,温度上下偏差2℃就可能导致减产,甚至死亡。而且它的嫩芽细如发丝,稍微被踩踏一下就会夭折。”
阿坝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生长的羊肚菌鲜嫩美味,品质上乘。但是,当地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可达20℃以上,这也为羊肚菌的培育带来了不少技术难题。周舸来到帮扶村以后,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他从雅江县请来农技专家,为村民们提供悉心的指导。同时,利用金川县政府提供的优质钢架搭建大棚,在大棚内设置红外线温度测量仪,实时监测温度变化,从而提升了羊肚菌的培育效率。
在2024年,通过建行四川省分行的消费帮扶,观音村试种的羊肚菌成功打开了销路,实现了2.3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到今年3月,观音村的羊肚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0余亩,预期能产出1万斤。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依靠羊肚菌致富的信心。
抵御风雪的“层层防线”
寒潮来袭,寒风裹挟着雪粒,如同一支支利箭般猛烈地砸向大棚。大棚的门帘被狂风无情地掀开,棉被也在风中肆意翻动。棚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情况十分危急,仿佛一场生死考验正摆在羊肚菌面前。
农技专家迅速行动起来,叫上村两委干部和周舸,与菌农们一起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风雪之中。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争分夺秒地整理好被风吹乱的棉被,用砖石将棉被压实,防止再次被风吹动。接着,他们又用钢筋对大棚进行加固,增强大棚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护羊肚菌,他们还在大棚内又搭建了一层小棚,形成了双重防护。
第二天,他们又采取了喷洒营养液等一系列措施,就像是给羊肚菌穿上了一层“保暖衣”,进一步增强了羊肚菌的抗冻能力。周舸总结说:“防护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及时,羊肚菌的损失就会越小。”目前,雪势逐渐减缓,观音村23个大棚的羊肚菌初步渡过了“危险期”,它们坚强地抵抗住了寒潮的侵袭,在这场与风雪的较量中暂时取得了胜利。
多方共建的“振兴蓝图”
周舸驻村已经两年了,他参与并见证了建行四川省分行帮扶队与地方政府之间“输血 造血”的默契配合。他感慨地说:“羊肚菌,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改变村民生活的一个绝佳机会。”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指导以及对乡村的情怀,在跨越海拔的接力中,让观音村的春天正从羊肚菌的伞帽下悄然蔓延开来。
周舸心中的“乡村振兴蓝图”并不仅仅局限于羊肚菌。在村道旁,105盏建行四川省分行捐赠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们的夜路,让他们在夜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在荒坡上,开垦的玫瑰田已经抽出了新芽,这些新芽就像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为未来观音村的文旅产业埋下了伏笔。周舸满怀憧憬地说:“等玫瑰花开的时候,游客们就能沿着路灯走进村里,欣赏美丽的玫瑰花,品尝鲜美的菌汤。”
本文围绕川西高原观音村羊肚菌在遭遇“倒春寒”时的情况展开,介绍了羊肚菌对当地的重要性、此前的培育成果以及应对寒潮的防护措施。展现了当地政府、建行驻村工作队与村民携手保护羊肚菌的努力,也描绘了多方合作下观音村的乡村振兴蓝图,体现了乡村振兴过程中各方的积极作用和美好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