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制药企业敦促特朗普政府及欧盟官员将医疗产品排除在关税战升级范围展开,详细阐述了药企的担忧、相关行动及行业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据知情人士爆料,当下制药企业正在积极行动,向特朗普政府以及欧盟官员施压,强烈要求将医疗产品排除在关税战升级的范畴之外。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避免一系列在欧洲生产的畅销药品价格出现暴涨情况,这其中涵盖了从诺和诺德(NVO.US)的减肥药Wegovy到默沙东(MRK.US)的抗癌免疫疗法Keytruda等知名药品。
六位直接参与相关讨论的药企消息人士透露,在与美国官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制药行业着重强调了对欧盟加征关税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方面会大幅推高药品成本,另一方面会为患者获取药品设置重重障碍,这无疑会危及特朗普总统关于药品定价以及提升美国人预期寿命的卫生行政令所设定的优先事项。
三位知情人士称,部分药企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表达了愿意扩大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意愿。不过,这些药企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能够获得税收减免和监管改革等政策支持,以此来促进扩大生产的目标实现。
一位欧洲药企高管坚定地表示:“我们正在不遗余力地向特朗普政府和欧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患者最终将为关税买单。”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行业高管们也在与布鲁塞尔官员进行积极沟通。他们呼吁,即便特朗普将药品纳入贸易争端的范畴,欧盟也应该暂缓实施报复性关税。甚至有人还提及了俄乌战争后西方对俄制裁时豁免救命药品的先例,以此来强调保障患者用药的重要性。
另一位欧洲大型药企高管指出:“西方国家在药品领域的供应链深度交织在一起,如果中断这种流动,将会危及患者获取救命药的渠道,这对于双方来说都将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由于药品一旦卷入贸易战会带来潜在的巨大危害,所以在以往的贸易战中,药品通常都会免受波及。然而,特朗普提高对中国商品(其中包括成品药和原料)的关税,以及美国和欧盟对钢铁和威士忌等商品征收首轮关税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大家开始预期药品也可能会被加入关税名单。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医疗物资大多是低价值产品,不过美国在部分药品方面依赖欧洲的生产。这些从欧洲进口的药品为美国带来了数千亿美元的收入。
例如,诺和诺德在丹麦生产部分Wegovy活性成分,默沙东的Keytruda和艾伯维的Botox产自爱尔兰。诺和诺德CEO表示,关税会对企业造成短期冲击,但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在美国本土化生产的进程。去年,该公司宣布投资41亿美元扩建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
Redburn Atlantic全球生物制药研究主管西蒙·贝克表示,美国政府作为其庞大的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的主要药品买家,为了应对关税成本,可能会面临更高的药品采购价格。
巴克莱银行欧洲制药股票研究主管艾米丽·菲尔德表示,直到最近她还认为处方药关税不会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现在,她“不停地被客户问及这个问题”,这也反映出市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
业内消息人士拒绝透露特朗普政府对他们所传达信息的具体反应。美国总统此前曾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但随后又出现暂停或推迟征收,或者允许例外的情况。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很难判断白宫的几种贸易政策理念中哪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
特朗普上周指责爱尔兰以减税的方式吸引制药公司,导致其出现“巨额赤字”。
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美国和欧盟在生产关键药物和医院用品原材料方面对中国和印度的依赖。在疫情期间,各国政府都在激烈争夺疫苗和防护装备所需的材料。
此后,许多大型制药商都试图将西方和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分开。但多位消息人士表示,将欧洲和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分开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考虑。
礼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投资至少27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四家制造厂。不过,许多制药商很难效仿礼来公司的做法。
据行业贸易组织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称,在美国建设一个新的生产设施可能耗资高达20亿美元,并且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运营,这其中还包括满足监管要求相关的时间和成本。
一家欧洲制药商的高管表示,建立一个完全在美国制造的制造流程,意味着要挪用未来药物的研究资金,这实际上是在“修复本不存在的问题”。
制药企业为避免欧洲生产的畅销药品价格因关税战暴涨,敦促美欧将医疗产品排除在关税战升级范围。药企强调加征关税会推高成本、阻碍患者用药,部分药企愿扩大在美生产但需政策支持。同时,业内对药品卷入关税战表示担忧,而将欧美生产联系分开的想法未受重视,且建设新生产设施成本高、周期长,多数制药商难以效仿。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