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黄山”战略看安徽文旅发展的现实考量 “大黄山”概念降温:安徽文旅发展的务实转向

本文围绕“大黄山”战略在安徽文旅发展中的变迁展开。从3月21日“大美安徽·看黄山”新闻发布会中对“大黄山”概念的谨慎使用切入,回顾了“大黄山”战略从提出到调整的过程,分析了其经历变化的原因,强调了这种变化是基于现实考量的务实做法。

在3月21日这一天,黄山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重量级新闻发布会,其主题为“大美安徽·看黄山”。此次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安徽文旅发展的诸多思考。

我仔细查阅了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发布的关于此次发布会的全部图文实录。发现在整个实录中,仅有休宁县长在表述休宁文旅的目标时,使用了一次“住在齐云山、游遍大黄山”这样的表述。深入剖析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这里所说的“大黄山”,应该指的是齐云山周边的黄山市景区,而并非大家所熟知的“大黄山”战略中的那个概念。

其实,对于“大黄山”概念的谨慎使用,在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初现端倪。认真研读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会发现“大黄山”战略并没有出现在报告之中。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为:“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创意、医疗康养、体育赛事等产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表述为:“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开展业态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这也是“大黄山”战略第一次出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到“大黄山”战略,如今又回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一种基于现实情况、面向未来发展的务实做法。

时间回溯到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该纲要提出要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该示范区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七市,共计4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达到5.7万平方公里。

到了2022年2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出台,“大黄山”战略首次被提出,并被定义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其区域规划范围也经历了一次“扩容”,从最初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全域,以及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和安庆市潜山市、岳西县、太湖县、桐城市,共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28县(市、区)全域,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

“大黄山”战略从2022年提出,到2024年基本定型,再到2025年被谨慎使用,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过程。

在2022年初“大黄山”概念刚一提出时,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并提出了各种商榷意见。这些建设性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黄山、池州、宣城、安庆四市当中,黄山市的GDP总量最小。以“大黄山”的概念来统率发展这一区域的文旅产业,不禁让人担忧是否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第二,这四个市的历史文化极为丰富,各具特色。仅用“大黄山”一个概念,很难全面统率这一区域的文化内涵。除了以黄山为代表的徽州文化、黄山景观之外,安庆拥有桐城派文化、古南岳天柱山,池州拥有佛教文化、佛教圣地九华山,宣城拥有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宣文化。“大黄山”概念难以准确地指代这一区域如此丰富的文化。

第三,四市都属于历史文化传统相当深厚的区域,当地民众对于自身城市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认同感。“大黄山”概念在短期内恐怕难以获得四市区域广大民众的广泛文化认同。

从“大黄山”战略看安徽文旅发展的现实考量 “大黄山”概念降温:安徽文旅发展的务实转向

在2024年5月,我在“理解长三角”专栏中撰写了《想象的共同体:“大黄山”构想如何从概念到IP?》一文。在文中,我系统地梳理了上述建设性意见,并指出“一个构想从概念到品牌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传播,需要说服,更需要被接受”。当然,这一过程也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最终失败。

在充分考虑到这些建设性的意见之后,“大黄山”概念在官方活动和文件中被谨慎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务实笃行,行稳致远。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基于现实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黄山”战略在安徽文旅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从其提出、发展到如今被谨慎使用。分析了社会各界对“大黄山”概念提出的商榷意见,包括经济实力、文化内涵和民众认同等方面。强调了官方谨慎使用“大黄山”概念是基于现实考量的务实之举,体现了文旅发展需要立足实际、稳步前行的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745.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