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北在冬奥竞赛场馆后续利用及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涵盖场馆功能提升、旅游目的地打造、体育消费促进、品牌建设、基础夯实以及推动落实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河北体育产业的全面规划与积极发展态势。
冬奥竞赛场馆后续利用
为了充分发挥冬奥竞赛场馆的价值,提升其综合效益,河北将从提升赛训等级、增强本体功能入手。计划全年举办国际级赛事不少于7场,国家级赛事不少于20场,省级及其他赛事不少于100场,通过丰富的赛事活动,吸引更多专业运动员和观众的关注。同时,承接国家队和各省市运动队驻训不少于10万人次,为运动员提供优质的训练环境,进一步提升场馆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 资料图,仅作示意
培育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
河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赛事供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促进冰雪消费,推动冰雪与文旅、教育深度融合。支持崇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提升其在全球冰雪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联合文旅等部门,规划全省冰雪旅游空间布局,整合崇礼等优势区域资源,完善设施、优化服务,丰富赛事供给,加强国际推广,争创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
促进体育消费
深化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县(区)建设
指导各试点县(市、区)制定详细的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并召开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县(市、区)建设现场会,分享经验,推动工作进展。省体育局还将组织对试点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调研,并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举办2025(第六届)河北省体育消费季活动
在2025年暑假期间,全省将同步开展体育消费季活动,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整合街舞、攀岩、滑板等新兴时尚运动,围绕“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谋划推出系列赛事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内容拉动暑期体育消费。
持续发放体育消费券
全年计划发放体育消费券1500万元,强化消费券适用场馆管理,丰富补贴形式内容。除了传统的消费补贴,还将探索消费券用于观赛门票补贴、航空项目体验等,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消费。
培育地方特色促进体育消费系列品牌
鼓励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与地域特色,大力创新体育消费场景与模式,培育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体育消费活动品牌。例如,举办廊坊市“首届京津冀体育消夏嘉年华”、保定市“攀岩赛事进景区暨体育消费季活动”、邢台市“‘看时尚赛事游邢州古城’消费场景”、雄安新区“‘周末杯’雄安京津冀足球联赛”等活动,以特色品牌带动体育消费。
强化品牌引领
开展“冀体优品”系列品牌评选
落实《河北省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星级户外运动营地、品牌户外运动俱乐部(机构)、品牌户外运动赛事(节庆)活动、A级体育赛事运营机构、星级健身场馆、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A级体育技能培训机构、年度体育用品创新示范企业、体育用品制造十大品牌评选。同时,对已获评的A级体育赛事运营机构、A级体育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年度复核工作,确保品牌质量。
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积极征集、评选、推荐优秀项目参加2025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认定。会同省文旅厅共同组织开展2025年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精品线路申报评选,以提升河北体育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体育产业特色基地、优秀单位、精品项目申报、考察、评选。对已获评的省级产业基地开展巡检,实施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基地的持续发展和优化升级。
夯实发展基础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总结《河北省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河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完成情况,系统梳理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下一步规划设计,总结“十四五”期间的成果与不足,明确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持续推进体育标准化工作
发挥体育标准化委员会作用,制定1 – 2项前瞻性、实操性标准。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加强标准宣贯与实施,开展培训、检查、评估,形成“制定 – 宣贯 – 实施 – 监督”闭环。深化与国家标准技术委员会及先进省份合作,借鉴经验,推动标准化工作提质增效。
规范体育产业数据统计与分析
组织开展体育产业、冰雪产业、赛事经济数据研究,开展全省体育场统计地调查、全省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研究、体育事业和服务业等统计工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开展体育产业、赛事经济专题研究
与北京体育大学、省社科院、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围绕赛事经济、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体育消费等方面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邀请各领域专家,围绕体育场地管理、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品牌培育等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辅导、专家讲座。组织体育产业工作调研、观摩学习,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强化推动落实
强化措施创新
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政策措施,推动体育与科技、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鼓励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产业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重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鼓励创新试点
鼓励各市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探索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差异性的“自选动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单项冠军”,积极申办承办省级、国家级相关活动。
加强项目谋划
各地依照要点所安排内容,结合本地实际,精准谋划一批可落地、能实施的体育产业项目,在赛事经济、产业融合、促进消费等方面综合发力。同时,增强前瞻性,提前谋划2026年项目,为体育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干事激励
鼓励各地主动谋划干事,对主动谋划推出特色鲜明、形成品牌影响的,省体育局以“奖补”方式安排明年转移支付资金。对重视程度高、内容安排实的“户外在河北”、体育消费季主题活动等,省局通过安排主场、召开现场会、资金奖补等给予支持。
强化协同联动
建立日常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形成合力。明确责任分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即时反馈机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与问题,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及时分享经验、协调资源,共同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强化督导落实
省体育局结合全年工作安排召开总结会或专题工作会,总结经验,培树一批典型,各地市及时总结产业特色、亮点工作。各地市产业工作完成情况、新闻宣传信息报送情况等将作为下一年度产业资金安排的参考因素。
本文详细阐述了河北在冬奥竞赛场馆后续利用及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多项举措,包括场馆功能提升、旅游目的地打造、体育消费促进、品牌建设、基础夯实以及推动落实等。通过多维度的规划和积极的行动,河北旨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