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太保集团高层人事任命的转变,从俞斌、顾越等领导的履历切入,详细介绍了太保产险和太保寿险的人事变动情况。同时,深入分析了在“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模式下对业务能力的强调,以及太保产险在业绩、投资收益、业务结构和偿付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俞斌出生于1969年8月,他在保险行业有着丰富且卓越的履历。目前,俞斌担任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太保科技董事长以及太保产险董事。回顾他的过往经历,他曾在太保产险多个重要部门任职,先后担任过非水险部副总经理、核保核赔部副总经理、市场研发中心总经理、市场部总经理等职务。此后,他还升任太保产险市场总监、副总经理,以及太保在线执行董事、总经理,后来更是成为太保集团助理总裁。如此丰富的履历,让他在保险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顾越出生于1965年6月,现任太保产险董事长、执行董事,同时也是太保资产董事。他的职业生涯十分丰富,早年曾任职于上海市统计局。之后进入保险行业,他担任过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苏州分公司及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在太保集团内部,他也曾担任过多个关键职位,如董事会秘书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计总监、审计责任人、财务负责人、副总裁、常务副总裁等。此外,他还在太保寿险担任过监事长、董事,在太保资产担任过监事长,在太保香港担任过董事,在太平洋健康险担任过董事,还曾担任太保产险总经理。顾越拥有大学学历以及硕士学位,其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知识为他在保险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一年来,中国太保集团在高层任命逻辑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正逐步从“党委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向“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过渡。
2024年12月9日,太保产险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陈辉已获批出任太保产险总经理。早在2024年10月,顾越卸任党委书记,曾义卸任总经理,而陈辉则出任太保产险党委书记、临时负责人职务。资料显示,陈辉出生于1969年2月,拥有大学学历和硕士学位,并且具备会计师职称。在加入太保之前,他曾在北京市煤炭总公司任职。进入太保产险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过北京分公司总助和副总经理、河北分公司总经理,在地方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能力,他后来升任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
同样在去年,太保集团旗下的寿险子公司——太保寿险也完成了这一任命转变。目前,太保寿险的党委书记、总经理由李劲松一人担任,实现了“一肩挑”。
业内人士指出,在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一肩挑”的模式下,对总经理的业务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陈辉和李劲松的职业生涯轨迹颇为相似,他们都是从子公司的分公司基层岗位做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锻炼,逐步晋升为分公司总经理,最终进入总公司担任高管。在分公司的工作经历,让他们能够充分锻炼和加强专业素养、洞察力以及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这也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公司的业务情况,从而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清晰的方向。
从业绩层面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其总资产成功突破2298亿元,保险服务收入达到1452.0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98.19亿元,同比增长7.7%。在承保综合成本率方面,维持在98.7%,与去年同期持平。净利润表现更是十分亮眼,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5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13.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在投资收益方面,太保产险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2024年1至9月期间,公司合并口径下的利息收入为36.05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12%,但投资收益却达到了11.53亿元,同比增长2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是达到了19.31亿元,同比增长2530%。这些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为太保产险的净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太保产险的业务结构中,车险业务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今年前三季度,太保产险的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81.31亿元,同比增长3.3%。从签单保费口径来看,太保产险今年前三季度的车险保费增速为3.26%,单季增速分别为2.24%、3.31%、4.26%,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报告期末,太保产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2.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7.4%。最近两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这表明公司在风险控制和偿付能力方面表现稳健。
中国太保集团高层人事任命从“党委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向“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过渡的情况,介绍了俞斌、顾越、陈辉、李劲松等重要领导的履历。同时,重点分析了在“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模式下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以及太保产险在业绩、投资收益、业务结构和偿付能力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显示出太保产险在当前人事变动下的良好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