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苏州市吴江区社区企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当地4家社区企业全面运营后的成果,包括对接项目、盘活闲置房产、撬动社会资本等,重点讲述了湖东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的运营模式和相关项目,如苏大全民夜校等,还提及了社区企业在促进就业、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月21日,记者从苏州市吴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当地有4家社区企业已全面落地并投入运营。这些社区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累计对接项目达到16个,成功盘活社区闲置房产11处,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更是撬动了近千万元的社会资本投入。
社区企业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以湖东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去年10月正式开办,它是由社区居委会独立实缴资金作为注册资金成立的社区经济组织。公司法定代表人杨丽莉同时也是湖东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杨丽莉介绍,甘草书店、共享生活空间、苏大全民夜校、城市营地等4个社区企业项目已经顺利落地。目前,公司已经有了一万多元的收益,并且这些收益全部投入到了惠民服务当中。后续企业运营所得的收益也将持续不断地反哺社区,为社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其中,苏大全民夜校项目自3月开班以来,已经推出了美妆、八段锦、太极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的学费十分亲民,10节课只需500元,远低于市场价格,因此成为了居民眼中的“抢手货”。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民教育培训学院培训中心主任翟茂华表示,和社区组合“出道”,让大学在推进全民教育方面有了基层“触角”,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辐射范围大大增加。目前,该夜校课程已招收近70位学员,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欢迎。
湖东社区居民张红梅在夜校项目中担任班主任,每周能获得约300元的薪资。她开心地说:“白天我去上老年大学,晚上在夜校工作。这样既有收入,又觉得特别有意义。”
杨丽莉还透露,社区企业有着明确的规划,计划每落地1个项目平均带来2个就业岗位,并且会将项目20%的利润投入到社区治理微更新微服务项目中,以此来不断提升社区的环境和服务质量。
早在去年,吴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区委组织部和区民政局就出台了试点成立社区企业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明确了社区企业的利润分配模式、经营管理制度等重要内容。首批选取了湖滨华城社区、龙河社区、新柳溪社区、湖东社区4个社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吴江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霞评价道:“社区企业模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它能够促进社区自我造血,盘活社区存量空间,进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试点企业通过“自营 + 联营”的模式,引导合作方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目前,已落地项目5个,提供本地就业岗位50余个,吸引了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共建。这一模式推动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实现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双向赋能。
本文介绍了苏州市吴江区社区企业的发展情况,4家社区企业落地运营取得了对接项目、盘活资源、撬动资金等成果。湖东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的项目落地并产生收益用于惠民,苏大全民夜校受居民欢迎,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吴江试点社区企业有明确方案,其模式在促进社区自我造血、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方面有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