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看人才双向交流如何激活产业科研活力,济南人才“双向流动”,为产业科研发展添动力

本文聚焦山东济南推动产业科研人才双向交流的举措与成效,通过介绍具体案例展现人才交流对企业发展的助力,阐述了济南在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校地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在当今科技与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山东济南正积极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科研人才双向交流。

3月20日,来自济南的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十分荣幸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说出这番话的是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教授高明。他被选派到莱芜鲁能开源集团电器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在高明教授的技术支持下,该企业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企业建起了总投资约3亿元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项目,在氢能产业领域率先抢占了发展先机,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在济南的众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中,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跨界专家。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部分人从高校走进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部分人则从企业走向高校,兼职产业教授(导师),把企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带到课堂,培养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此外,还有一些人被选派到各区县、市直部门担任副职,他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成为助力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导师)、科技副职选派工作。这些举措在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推动企业与高校人才的“双向流动”,让企业的优秀人才“走出去”,高校的科研人才“引进来”,实现了校地企深度融合、共赢发展。济南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正在全力以赴打通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中梗阻”。在实现人才双向流动的同时,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山东济南推动产业科研人才双向交流的情况,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人才交流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济南市积极开展相关选派工作,促进了政产学研合作和人才交流,推动校地企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助力济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043.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