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祝贺绿贸委成立,点明中国企业绿色转型方向,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贸委成立,解振华提出绿色发展新期待

3月20日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贸易促进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解振华向其表示祝贺,并就全球气候行动、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对委员会提出了三点期待。

3月20日,一场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贸易促进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解振华特意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委员会的成立表达了衷心的祝贺。

解振华在视频中指出,当下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已然迈入实施《巴黎协定》的行动阶段。这一进程,不仅仅承载着全人类对于绿色发展的共同美好愿景,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他看来,绿色低碳发展绝不是限制生产力的枷锁,恰恰相反,它是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全新动能。而且,绿色低碳发展不应成为贸易的壁垒,而应成为广泛合作的新桥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速绿色转型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知行合一的姿态走在全球气候行动的前列。”解振华强调。过去十年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有力地支撑了6%以上的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8亿千瓦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占据全球的70%,并且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

解振华认为,这些令人瞩目的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中国企业的创新突围。从光伏组件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到钢铁行业能效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企业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双碳”承诺。

借委员会成立的契机,解振华提出了三点期待。

首先,他期待委员会努力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组建企业绿色转型需求清单等机制。帮助企业破解一系列重点难题,比如技术迭代速度与研发周期的矛盾、绿色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供给的不匹配、国内标准体系与国际规则演变的差异等。针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单边贸易规则,设立碳关税应对专家库,帮助企业算清碳账,练好内功。这样,中国企业的低碳实践既能在国际舞台上说得清楚、算得明白,更能立得住脚,走得长远。

其次,期待委员会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同盟军。建立和利用各种对话机制,倾听企业在技术升级、绿色融资标准对接中的痛点和诉求;建立专业智库支持体系,针对碳关税、ESG、信息披露等新型贸易规则,为企业提供规则解读、能力建设和风险预警。开展中外企业技术互鉴产能对接,特别是在清洁能源装备、低碳技术转让、碳市场互联等领域促成更多务实合作。组织企业发声,讲好中国企业绿色转型创新的故事,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低碳领域的规则制定,让中国企业的绿色实践在国内、外的舞台上都能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最后,期待委员会成为搭建政府与企业协同的“连心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同频共振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因此,委员会要建立企业需求直通车,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向通道。一方面将企业的创新经验转化为政策优化的建议,另一方面将“双碳”目标的战略部署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在中国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让中国制造、中国解决方案不断加深绿色低碳的底色,更好地参与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当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振华最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绿色低碳是最大公约数,合作共赢是唯一选择。社会组织在其中大有可为,“让我们用切实的行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全球市场的通用语言,让绿色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围绕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贸易促进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展开,解振华祝贺其成立并阐述全球气候行动现状及中国的积极贡献,还指出中国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成果。同时,解振华对委员会提出三点期待,涵盖企业绿色转型、国际合作、政府与企业协同等方面,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合作共赢,社会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013.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