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力,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城市级大模型中心落地东莞,开启产业新征程

3月19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宣布开服,这是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文章分析了东莞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大模型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以及已取得的合作成果,还提及了相关专家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看法和企业借助大模型实现降本增效的案例。

东莞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力,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城市级大模型中心落地东莞,开启产业新征程

3月19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从东莞传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宣布开服。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在东莞成功落地。这座大模型中心有着明确且宏伟的目标规划,在2025年,它计划打造50个以上AI +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并力争到2027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135个以上,为东莞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东莞数字集团董事长方树财在谈到东莞企业智能化转型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几大挑战。首先是“想做做不起”,大模型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企业若要单独建设基础设施底座,所需的投资规模巨大,许多企业难以承受。其次是“想做欠能力”,企业现有的技术人员大多只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者,缺乏算法规划和调优的能力,这使得企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时力不从心。最后是“做了做不好”,大模型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极快,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然而昂贵的算力成本、专业人才的短缺以及技术落地的难题,都成为了制约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瓶颈。

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东莞数字集团依托华为强大的软硬件基础底座,精心建立了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以下简称“大模型中心”)。该中心为企业提供了算力资源、开放模型、AI工程化能力三类关键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企业只需利用少量数据和较低的成本,就能快速提高模型精度,从而加速自身的智能化升级进程。

在算力资源方面,大模型中心依托东莞市华为云数据中心机房,打造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AI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能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以及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普惠、安全、可持续的澎湃云化AI算力。同时,它还支持包含DeepSeek在内的行业主流开源大模型部署,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在开放模型方面,大模型中心上线了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预测分析三大基础大模型,并且提供制造知识和制造视觉两大行业大模型。这些模型能够为制造行业“解难题,做难事”,助力企业突破发展中的技术困境。

目前,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已经与市内的一些先进企业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合作。例如,为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拓斯达,从原材料设计、板材切割等全链条进行优化,寻找切割的最优解。该解决方案实施后,能够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显著提升协同效率。

为上市公司东阳光集团提供了稳定可靠的AI算力。基于昇腾AI云服务,在HEC – Finder平台、集团知识库平台接入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开展医药研发创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东阳光集团提升了平台在复杂推理任务中的精准度,优化了数据处理流程。

通过视觉大模型,帮助明惠电子将产品检测精度提高到0.01毫米级别,焊缝切线质检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大模型中心开服当天,2025华为云城市峰会也在东莞盛大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峰会上指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大模型时代,产业界要高度重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算法研发以及软件优化。构建国产万卡系统虽然充满挑战,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表示,华为云将助力东莞建设像“发电厂”一样的城市级AI基础设施,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算力、算法成本昂贵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普惠的AI算力和算法服务,让大模型的智能能力像电力一样,企业可以随取随用。

目前,依托自身强大的AI技术优势和深耕行业的丰富经验,华为云已经构建起AI for工业、AI for政务、AI for医药健康等多行业AI能力和场景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旺盈集团智能数字化中心总经理曾海东介绍,作为一家头部包材供应商,旺盈集团主营彩盒、说明书、纸箱、木盒、皮盒、不干胶、模切件、纸塑等产品,主要为消费电子、一般消费品等领域提供包装与增值服务。然而,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非常频繁,质检环节依靠人工质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等问题,存在漏检风险,且效率极为低下。另一方面,传统机器视觉方式是针对某个产品进行建模,导致模型泛化能力较低,成本较高。因此,旺盈集团希望拥有更优质、泛化能力更强的模型与算法,实现有监督和无监督算法结合的模式,将产品的检出率提高到99%以上。

此外,客户对物流时效要求极高,通常每两个小时就要送达一次。尽管公司拥有几百台车,每年的物流费用超千万元,但由于产品体积大、送货频次高、流程长等因素,公司希望从人工算法调度升级为算法自动调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调度与控制,提高拼车率,使数据更加合理规范。

曾海东表示,在与华为合作并引进天筹求解器后,借助大模型与算力的有力支撑,整个端到端的服务实现了配送效率的提升和配送成本的降低,以百万元级为单位实现了降本增效。

香港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系、校长助理教授韦业指出,制造业是一个场景极为丰富的行业,AI与制造业的深度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AI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

本文围绕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展开,介绍了其建设背景、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合作成果等内容。该中心的落地为东莞制造企业解决了智能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同时华为云等的助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众多企业借助大模型实现了降本增效,充分展现了AI与制造业结合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875.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