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云上AIGC课堂”,创新AIGC教育模式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AIGC引发创作与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联合多方推出“云上AIGC课堂”,分析了AIGC学习面临的困难,介绍了该课堂的优势、课程情况及升级计划,还阐述了其对构建教育生态体系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重塑着整个社会生态。其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更是如同一场风暴,正在引发创作形式和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为了能够早日实现AIGC教育的普及,积极助推国家“AI教育赋能工程”,近期,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移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委会,精心推出了“云上AIGC课堂”这一全新的学习范式。这一创新举措,以先进的技术为学习者打造了一种低成本、全场景智能化的在线学习新体验。

与传统的在线学习模式相比,AIGC学习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一方面,AIGC学习极为重视实操,“边学边用”以及课后大量的实践练习是学习者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过程所需的算力资源是普通计算机难以提供的,学习者往往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去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另一方面,AIGC学习侧重于创作,由于学习者的目的和偏好各不相同,他们对课程内容和场景的需求也千差万别。传统的在线学习方式很难根据这些差异做出灵活的调整。这些因素都为AIGC学习构成了重重壁垒,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成本。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云上AIGC课堂”,创新AIGC教育模式

据北京移动介绍,“云上AIGC课堂”依托中国移动全国分布式算力网络,通过GPU云电脑集群部署,成功突破了算力瓶颈。这使得3DsMax、AE、Blender等专业软件能够在云端流畅运行,实现了60FPS的画面帧率、1080P的高清画质以及30ms的超低时延。同时,该课堂的故障率较个人设备降低了80%,为学习者免去了高昂的软硬件购置与维护支出,确保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此外,“课堂”还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定制,学习者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AI绘画、视频生成、智能编程等细分课程,而且系统还能实时分析学习轨迹,动态调整教学资源配比,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教学。

北京移动项目负责人表示,“云上AIGC课堂”已经整合了顶尖高校的核心在线课程,涵盖了AIGC通识理论、工具操作、交互设计等六大核心模块。在后续的升级计划中,北京移动还将为“课堂”接入更多前沿模型工具,通过AI数字人导师实现7*24小时在线答疑等功能。通过这种“云端 + 内容”的新型产品,为更多AIGC学习者降低学习门槛,让他们实现“所想即所得”的智能化教育体验,为数字人才培育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移动指出,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延展着教育的边界。北京移动深入到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沿场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壁垒,消弭了资源差异的鸿沟,为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搭建起了一座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桥梁。同时,构建起了一个集个性化学习、沉浸式实践、创新思维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生态体系。

本文围绕北京移动联合多方推出的“云上AIGC课堂”展开,先介绍了AIGC带来的教育变革背景,接着分析了AIGC学习面临的困难,然后重点阐述了“云上AIGC课堂”在算力、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课程情况和升级计划,最后强调了其对构建教育生态体系的重要意义,为AIGC教育普及和数字人才培育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709.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