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妆市场假货问题,详细揭露了线上平台和深圳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存在的售假现象,包括全链路造假、“擦边”大牌产品、虚假宣传等,同时回顾了华强北市场的转型及过往的监管行动,探讨了美妆行业的发展破局之道。
在当下的消费市场中,“临期特价”“保税仓发货”这些宣传话术,已悄然成为各个种草平台吸引消费者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幌子”。而线上平台,更是成为了美妆假货的“重灾区”。
近日,广东315晚会曝光了低价大牌化妆品背后惊人的造假黑幕。原来,这里面已经形成了一条从高仿生产,到回收瓶罐装,再到免税仓发货的全链路造假产业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1688等网上销售平台搜索相关大牌产品名时发现,尽管部分相关产品已被下架,但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大牌平替”的仿造产品。
根据广东315的披露,部分大牌化妆品在小红书平台的售价远远低于专柜价。就拿同样是150毫升规格的海蓝之谜精粹水来说,在小红书平台售价仅79元至400元,而专柜价却高达1520元,两者差异超过19倍。记者购买的5瓶样品中,多个商品发货地为深圳保税仓,并且还带有“离岛免税”字样。
(小红书商城显示的海蓝之谜精粹水商品)
“擦边”大牌的贴标产品横行
不只是小红书平台,在其他平台上,“擦边”大牌的美妆产品也十分泛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上以“海蓝之谜精粹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暂无相关商品”。然而,当把搜索词替换为“精粹水”时,平台展示了几款标注“OEM精华原液护肤品品牌定制”的商品。
尽管这些商品的主页图片已刻意隐去了“海蓝之谜”的品牌标识,但记者通过截图并在淘宝平台进行图像识别,迅速匹配到了海蓝之谜官方旗舰店的对应产品。进一步对比淘宝旗舰店中的“鎏金焕颜精华液”外包装与阿里巴巴代加工商品的瓶身设计,发现两者在外形上几乎一模一样,仅仅缺少了品牌文字的装饰。
(售卖厂家介绍产品售后情况)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如果微商在宣传擦边大牌化妆品时,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虚假标注成分或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为正品大牌等行为,这种虚假宣传是违法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胜明表示,一些微商没有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因此涉嫌违反行政法。而有的微商进行海外商品代购,涉嫌走私。还有部分微商采用“分销”“代销”等多层次销售模式,涉嫌传销。随着微商的不断发展,适时将微商纳入电子商务法调整,并引入实名注册、第三方支付、保证金、信用评价等制度,是立法的理性选择。
线下美妆市场屡遭严查
线上平台成为美妆假货“重灾区”的背后,线下水货和假货化妆品则集中在了深圳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
此次广东315晚会披露,在小红书平台上,有不少有关“深圳免税化妆品”的帖子,其源头均来自于深圳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以下简称深圳明通)。据此,媒体人员在深圳明通市场内不同店铺采购了两瓶海蓝之谜精粹水。有厂家透露,仿制品的成品料体与正品相似度可达97%。但经中国中检奢侈品鉴定中心检测,送检的7个样品全部不符合正品特征。而在小红书平台个人店铺上架大牌商品仅需身份证认证,品牌资质可通过100元购买伪造文件。部分商家在售假后迅速撤店,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发表通告称,3月14日晚,“广东3·15晚会”曝光某互联网平台低价美妆背后的假货黑产链,线索涉及华强北明通市场。掌握该情况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福田局立即采取行动,出动执法人员赶赴明通市场,现场检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实际上,深圳华强北市场是中国乃至全球著名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和商业区。这里以极其庞大的电子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商品种类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在其发展早期,市场内汇聚了成千上万的商铺,经营范围涵盖手机、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各类电子产品。
除了电子产品,华强北也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商业区,化妆品、服装、珠宝等商品也逐渐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1年,长期被诟病“山寨”“水货”“假货”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迎来了一场“冲击波”,华强商业圈出现“关、停、并、转”潮,华强北手机专业市场3575个商户主动退场。凭借深圳的海关港口贸易和便利的物流条件,自2017年起,深圳华强北中的明通数码城开始向美妆方向转型,紧随其后则有女人世界、远望、曼哈等6家商厦转型专业美妆市场。曾以电子闻名的华强北逐渐转型成了“美妆批发地”。
但华强北美妆市场似乎也踏上了与电子产品市场售卖“山寨”“水货”“假货”一样的老路。许多商家通过低价销售仿冒品,利用与正品相似的包装和配方吸引消费者。
2019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便在明通张贴《化妆品经营要求通告》,要求“进口化妆品标签使用外文标注的,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加贴中文标签” 。同年7月,华强北曾要求明通入驻商户签订《不经营无合法来源、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而不少档口门上都贴着“假一赔十”、正品货源的通告。
2020年12月底,央视新闻报道,深圳海关缉私局在华强北侦破一起涉案金额高达6亿元的化妆品走私大案,涉及雅诗兰黛、兰蔻等多个国际化妆品品牌。其中,华强北明通数码商城里的CC美妆店便是这次缉私行动的重点场所之一。据店主交代,其货源均是从境外通过走私渠道低价购入的。
在2021年,市场监管局、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合对深圳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档口走私、售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展开大检查行动。
经过这次大检查行动,除了明通美妆市场,曼哈、万美、女人世界等华强北商圈的美妆商城98%的档口皆处于歇业状态。而在整个明通商城中,由深圳市海防与打击走私委员会办公室、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张贴的“打击走私犯罪”的告示牌随处可见。
根据公开报道,在2021年的检查中,某些大牌化妆品在华强北美妆市场上的流通价格低于专柜价的5折。SK-II神仙水230毫升710元,小棕瓶精华100毫升620元。此前的这个现象与现在小红书店铺低价售卖海蓝之谜产品无异。
3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了深圳华强北明通美妆市场。市场内的档口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景象,部分档口正常营业,销售人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商品;部分档口则大门紧闭或半开半掩,显得颇为冷清。在市场入口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红色标语横幅格外醒目。
从业的商户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在对线下仓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的趋势之下,线上渠道反而更加“猖狂”。
(明通市场入口处所悬挂的横幅)
(明通市场内的档口营业情况)
一位曾从事相关行业的经营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明通及周边市场近几年的洗牌,让一些经营者明白不能完全依赖实体市场。但对于线上渠道来说,水货和假货其实更加鱼龙混杂。美妆行业的发展是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想象力的,以往华强北的商家,未来能不能针对三、四线城市尚未全面流行的美妆市场,创立新品牌,开发适合下沉市场的产品,或许是其发展的破局之道。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从野蛮生长变为合规发展。
本文深入揭露了美妆市场线上线下的假货问题,包括线上平台的全链路造假、“擦边”大牌产品以及线下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的售假乱象。回顾了华强北市场的转型历程及过往监管行动,指出线上渠道在打击线下仓的背景下反而更加猖獗。最后提出创立新品牌、开发下沉市场产品或许是美妆行业发展的破局之道,呼吁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