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长丰县双墩镇濛河社区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所采取的“1 3 3”行动展开,详细介绍了如何打造“信息网、学习网、服务网”,让流动党员在流动过程中依然能紧密与党组织相连。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流动党员群体不断壮大,如何强化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长丰县双墩镇濛河社区聚焦这一难题,积极探索并实施 “1 3 3” 行动,全力打造 “信息网、学习网、服务网”,致力于让流动党员 “流动不流失、学习不打烊、离乡不离心”。
建立 “一本台账”,织密 “信息网”
濛河社区深知,要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管理 “不断线”,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为此,社区采取了 “三找” 工作机制,灵活运用 “微信找、网格核、入户查、电话访” 等多种手段,对辖区内的 46 名流动党员进行了精细摸底。在此基础上,社区为每位流动党员 “一人一档” 建立了信息管理台账,并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电子信息库。这一系列举措,让流动党员有了实实在在的 “家” 可依。
流动党员建言献策。双墩镇濛河社区供图
在台账管理方面,社区实行动态化管理。按照人员类别、流出流入地点、从事行业等进行分类建账,每月都会及时更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时间、地点、原因及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社区能够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动态,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同时,社区还健全了日常联系管理制度,以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设立了流动党员联络员。这些联络员不仅负责沟通联络流动党员,还会及时传达党的政策,关心他们的生活,帮扶遇到困难的党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用好 “三个课堂”,密织 “学习网”
为了让流动党员能够持续接受教育,社区积极探索多元教育模式,努力打通党员教育 “最后一公里”。
社区充分利用 “云端课堂”,搭建了线上学习 “加油站”。通过创建流动党员微信群,社区及时分享支部学习计划,并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热点等学习资料,打造了一个丰富的 “线上” 教育矩阵,让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让学习入脑入心。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社区打造了 “阵地课堂”,也就是就近学习 “服务站”。社区积极动员流动党员线下参与组织生活,借助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流动党员与在册党员共同交流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等形式,为流动党员 “充电”,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社区还实施了 “1 N” 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构建了 “流动课堂”,即结对学习 “补给站”。党支部书记与流动党员结成 “学习对子”,定期开展促学帮学活动。同时,社区还组织 “送学小分队” 为流动党员发放学习资料,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补足 “精神之钙”。
搭建 “三个平台”,密织 “服务网”
社区充分认识到流动党员的优势,聚焦群众需求,努力确保服务 “不掉线”。
社区建立了关爱机制,开展暖 “流” 行动。通过组织 “支部家访”,社区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生活难题,并整合各方资源,为他们提供政策宣讲、就业招聘等暖心服务,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
流动党员在辖区义务理发。双墩镇濛河社区供图
为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社区开展了 “我为社区发展献良策” 活动,搭建了建言献策平台。利用流动党员观念新、人脉广等特点,鼓励他们分享经验见闻,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
社区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组建了流动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搭建了先锋模范平台。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贡献,今年以来,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 20 余次,服务群众 500 余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长丰县双墩镇濛河社区通过实施 “1 3 3” 行动,打造 “信息网、学习网、服务网”,在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建立精细的信息台账到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再到搭建丰富的服务平台,全方位保障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在流动中依然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