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3月19日罗湖发布的第二批6大领域31个场景机会项目,包括各项目的具体内容,如外骨骼机器人应用、无人小巴试点等,还阐述了罗湖在算力资源、语料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及六大领域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举措和规划。
3月19日,罗湖区正式对外发布了第二批涵盖6大领域的31个场景机会项目。这些项目宛如璀璨的星辰,为罗湖的发展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蓝图。
在梧桐山,外骨骼机器人开始投放使用。想象一下,户外运动爱好者和登山市民在攀登的过程中,外骨骼机器人能为他们提供助力支持,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帮助他们攀登高峰。同时,还能进行智能步态分析,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此外,无人驾驶小巴路线也开始试点建设,它将连接罗湖核心商圈和口岸,以及大梧桐对外连接地铁口,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建设的PM2.5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就像一个精准的“环境卫士”,时刻守护着罗湖的空气质量。
这31个项目广泛涵盖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商旅文融合、城区品质、基层治理、民生发展这6大重要领域。其中不乏众多重点项目,像罗湖智算中心、罗湖教育医疗数据语料中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无人小巴、PM2.5空气质量卫星遥感模型预报及超标预警场景、罗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
除了丰富的项目规划,罗湖还在算力资源方面下足了功夫。不仅准备了充足的算力资源,还同步推出了算力补贴政策。以“算力券”“训力券”等形式,为企业降低算力成本,就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把“减负钥匙”。
罗湖深知人工智能企业面临的困境,一方面要建设算力中心,解决企业的算力难题;另一方面,也在加快建设语料中心,解决企业“数据饥渴”的痛点。罗湖区政数局结合罗湖教育、医疗领域的数据资源优势,通过汇聚教育、医疗等核心行业的数据资源,致力于构建区域性人工智能语料数据产业标杆,打造一个标准化、智能化、开放共享的综合性数据枢纽。
语料中心的建设分为两个重要部分。首先是教育医疗行业数据的全量汇聚。在教育领域,罗湖已经全面整合了全区学校教学管理产生的课程、作业、课例等海量文本数据,总规模达到了100TB,并且通过教育云平台实现了统一管理与共享。在医疗领域,正在加快整合区属医院的门诊病例、影像报告、健康档案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总规模预计可达500TB。未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影像云的建设,将为医疗数据的高效治理与利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二部分是建立高质量的语料库与知识库。首期针对教育、医疗行业的AI应用需求,罗湖组建了专业标注团队,并与业界专家协同开展语料数据的加工、标注与质检工作,形成了高质量的语料库与知识库。这些成果在脱敏后将面向区内人工智能企业开放,助力医疗影像识别、智能教学等场景的应用创新。
布局“四最”孵化器
罗湖区为了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创生态、营造科创氛围,《罗湖区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提出了七大任务。其中,在孵化主体方面,罗湖将布局别具特色的“四最”孵化器。
依托深圳市鲲鹏青年创业计划和迈思、瑞思、尚创峰等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最懂学生创业者”的孵化器,为学生创业者提供最贴心的支持和引导;依托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面向顶尖科学家、科研团队,打造“最懂学院创业者”的孵化器,助力学院创业者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依托璞跃大湾区创新中心,打造“最懂海归创业者”的孵化器,为海归创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依托玛雅城等物业,面向国内外重点企业创业高管,打造“最懂高管创业者”的孵化器,为高管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
对于符合孵化器入驻条件的创新企业,罗湖将给予最高三年免租的优惠政策;对于符合加速器入驻条件的成长型企业,给予首年免租、后两年最高三折租金的优惠,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人才集聚方面,罗湖将完善人才政策支撑体系,采取引育并举的方式集聚科技创新人才。针对顶尖人才团队,实施“一事一议”机制,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针对领军人才团队,推出罗湖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育计划,对入选的人才团队给予项目支持和购房扶持;针对青年人才团队,对新引进团队中符合《罗湖区急需紧缺产业岗位目录》的博士、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分别给予一定的就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实习生给予一定的实习补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罗湖。
在政策支撑方面,将加大对战新产业的基金直投、返投以及财政资金“补改投”力度,新设立10亿元产业促进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空间保障方面,罗湖将依托梧桐人工智能创新谷,定制打造2.8万平方米集商业、产业、人才住房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社区空间。依托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新质科技大厦项目,为顶尖高校、“大厂”量身定制设计适用于教学研发、产业孵化、先进制造业等功能的产业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空间载体。
重点发力六大领域创新应用场景
罗湖正积极推进全时全域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以场景创新服务城区焕新、科技创新、产业向新。
在产业升级方面,罗湖将加快金融领域、商贸领域、黄金珠宝、旅游和医美等场景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费改保”等新场景,打造无人商超、智慧家居店、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球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基地等创新场景,加快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在旅游、医美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罗湖将加快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算力、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打造算力中心、教育医疗数据语料中心、无人机物流、“AI + 制药”、智能医疗机器人等创新场景,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在商旅文融合方面,罗湖将拓展“低空 + 文商旅”、演艺赛事、数字消费等消费新场景。开通毛棉杜鹃线等低空观光航线,开发“空中巴士”,开通至宝安机场、白云机场等大湾区空港枢纽的直升机包机航线,在口岸片区打造载人飞行场景,推出机器人表演、无人机竞速等消费场景,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
在城区品质方面,罗湖将创新智慧交通、智慧公园、智慧管理、绿色低碳等场景。拓展“无人驾驶小巴”、无人巡逻车、无人清扫车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打造飞行公园、AI示范公园、车路云一体化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项目,提升城区品质。
在基层治理方面,罗湖将加快城区安全、应急管理、政务服务、基层服务等场景创新。拓展无人机、机器人、机器狗等在火情侦查、线路巡检等领域的应用,打造覆盖全域的直升机应急救援场景,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在社会民生方面,罗湖将创新党群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场景。推出“AI + 自主学习”“AI + 教学助手”、辅助手术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智能场景,打造智慧图书馆、未来教室、智慧医疗导引分诊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改善社会民生。
本文介绍了3月19日罗湖发布的第二批31个场景机会项目,涵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6大领域。同时阐述了罗湖在算力资源、语料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的举措,包括布局“四最”孵化器、完善人才政策等。此外,还重点说明了罗湖在六大领域创新应用场景的发力方向,展现了罗湖在科技赋能下全面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