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山东祭孔,共话两岸文化传承与交流,30名台湾青年赴鲁参访,共襄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盛举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带领30名台湾青年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并在山东泰安、枣庄等地参访的经历。他们参与祭孔仪式、观看表演、缅怀抗战英烈等,展现了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民间交流的重要性。

近日,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山东拉开帷幕。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带着30名充满朝气的台湾青年,踏上了山东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并在山东泰安、枣庄等多地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参访之旅。

在山东济宁曲阜市那庄严肃穆的孔庙内,参祭人员身着整齐,统一佩戴着鲜艳的黄色绶带。在司礼官沉稳而有节奏的引导下,他们沿着那古朴而又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脚步声声,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最终,他们依次步入大成殿,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祭拜至圣先师孔子。

“这次参加祭孔仪式,我祈愿中华文化和儒家经典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台湾青年林同学的话语中满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期待。他还感慨地提到,两岸祭孔仪式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就好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两岸同胞紧紧相连。儒家思想就如同流淌在两岸共通的传统文化血脉之中,从未间断。

另一名参加祭孔仪式的台湾青年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声。他说,在台湾的孔庙,人们通常祈愿考试顺利、学业进步。而他自己怀揣着考取土木技师的梦想,这次在曲阜孔庙,他虔诚地祈愿自己能实现这个梦想。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对于此次祭孔等传统祭祀活动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说:“祭孔、祭炎帝等传统祭祀活动,是两岸同胞共有的精神寄托,承载着深厚情感,也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载体。”这种跨越海峡的共识,充分彰显了两岸文化不可割断的血脉联系。他坚定地表示:“无论外界如何干扰,都无法割裂这份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工作的台湾青年何冠奕在这次参访中感触颇深。他激动地说,不管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感到自己回家了。那种归属感和亲切感,溢于言表。

在山东济宁曲阜的尼山圣境景区,一场文化盛宴正在上演。庄重肃穆的佾舞,仿佛将人们带回到古代的祭祀现场;节奏明快的街舞,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科技感满满的歌舞秀,又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精彩的表演轮番呈现,让何冠奕目不暇接。他看到孔子故里以各种形式助力传统文化创新焕活,心中满是欣喜。他还表示很想带家人来体验大陆的发展成就。

在山东期间,台湾青年的参访行程丰富而充实。适逢清明节前夕,参访团来到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这里,他们举办了敬献花篮仪式。萧旭岑及青年学生神情庄重地向台儿庄大战纪念碑敬献鲜花,以此表达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与敬仰。随后,在台儿庄两岸公园,参访团一同走过“乡愁路”,感受着浓浓的台湾元素。大家还携手种下了寄托着美好期望的“同根树”,寓意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萧旭岑强调:“两岸民间交流至关重要。民间越了解彼此,两岸越有共识、误解越少,所以我们持续推动各项交流。”

在参访期间,两岸青年进行了友好而深入的交流。最终,参访团于4日踏上了返台的旅程。这次参访之旅,不仅加深了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两岸民间交流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文围绕30名台湾青年参加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并在山东多地参访展开,他们参与祭孔仪式、观看文化表演、缅怀抗战英烈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系和共通性,强调了传统祭祀活动作为两岸精神寄托和关系纽带的重要性。同时,两岸青年的友好交流以及民间交流的持续推动,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减少误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984.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