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感受青年对中国文化的炽热喜爱,摩洛哥“世界文化周”:架起中摩青年文化交流之桥

本文聚焦摩洛哥国立拉巴特高等矿业学校举行的第21届“世界文化周”活动,详细展现了中国文化在活动中的精彩呈现,以及摩洛哥青年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了解,还提及了近年来摩洛哥青年学习中文的趋势以及对中国科技的向往。

在北非4月那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下,漂浮着朵朵洁白似棉絮的云朵。在这样美好的景致中,摩洛哥国立拉巴特高等矿业学校内正举办着第21届“世界文化周”活动。此时,中国展台上那红彤彤的中国结格外引人注目,它鲜艳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活力;一旁的水墨扇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扇面上的水墨丹青仿佛是流动的诗画,将中国文化的淡雅与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新华社记者置身于这热闹的现场,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情缘”正在摩洛哥大学生们的心中悄然萌芽、绚烂开花。

国立拉巴特高等矿业学校可是摩洛哥顶尖的工程师学校。此次的中国展台是由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精心布置的。现场工作人员叶盈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已经是中国文化中心连续第二年受邀参加该校的“世界文化周”活动了。今年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有中国茶品鉴活动,能让大家品味到中国茶的独特韵味;有汉服秀,华丽的汉服仿佛带人们穿越回了古老的中国;还有书法和扇面绘制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有蛇形手提灯笼制作活动,展现了中国民间工艺的精巧。

活动刚开始不久,中国展台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在人群中,有的观众小心翼翼地提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尝试描摹“中国”二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书写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有的观众穿上了美丽的汉服,瞬间变身成为古代的雅士或淑女,他们兴奋地招呼着同伴一起合影留念,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摩洛哥小伙阿明也在人群之中,他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去年的活动我也参加了,对画脸谱印象特别深,那五彩斑斓的脸谱仿佛打开了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今年很高兴能再次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中国文化展品,我特别希望能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的有趣之处。”

除了这些文化展示活动,中国展台还安排了滚铁环和踢毽子这两项充满趣味的中国传统游戏体验活动。一时间,现场热闹非凡。滚铁环的观众们各显神通,他们紧紧握着铁钩,努力地想要“驯服”铁环,让它乖乖地走直线,那专注又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围圈踢毽的三五好友们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轻盈地跳跃、灵活地转身,只为了让彩毽尽可能晚一些掉到地上。这两项活动的“参与度拉满”,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那笑声仿佛是友谊的音符,在空气中飘荡。

在中国茶品鉴展台前,摩洛哥姑娘伊曼显得格外专注。她仔细地观察着展出的各种茶叶,那些茶叶形态各异,有的卷曲如螺,有的挺直如针。她不时端起一小撮茶叶,轻轻放到鼻前细细嗅闻,那陶醉的神情仿佛是在品味一场嗅觉的盛宴。她还对金蟾茶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地问道:“金蟾在中国文化里有什么寓意呢?”“不同种类的中国茶味道有什么区别呢?”她问得十分仔细,眼神中满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好奇。

伊曼微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和很多摩洛哥人一样,每天都要喝薄荷茶。“我们国家很多绿茶都来自中国,虽然我们和中国相距遥远,但是缘分却很深。”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中国的友好与亲近。

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悄然显现,那就是选择学习中文的摩洛哥青年越来越多。这背后,中国企业参与摩洛哥高铁网络建设,以及众多中国新能源企业选择来到摩洛哥投资,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摩洛哥青年对中国的了解。他们看到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心中对中国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

摩洛哥女生玛拉克一脸憧憬地告诉记者,自己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中国机器人等科技成果的短视频。“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太令人惊叹了,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中国深造,因为在我看来,中国意味着未来。”

本文通过描述摩洛哥国立拉巴特高等矿业学校“世界文化周”上中国文化活动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摩洛哥青年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同时,指出近年来摩洛哥青年学习中文人数增多,以及中国企业在摩投资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表达了摩洛哥青年对中国文化和科技的向往,体现了中摩之间跨越距离的深厚缘分和文化交流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906.html

(0)
AmbitiousAmbitious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