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的通话展开,详细介绍了通话讨论的解决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提及双方达成的共识,还呈现了通话后俄罗斯、美国、乌克兰、中国、欧洲等各方的表态。
在3月19日,有一则国际新闻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就在前一天,也就是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电话沟通。此次通话聚焦于多个关键议题,其中解决乌克兰危机以及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成为了核心讨论内容。这是俄美总统时隔一个多月后的再度交流,其影响力瞬间在国际社会掀起了层层波澜。
根据克里姆林宫和白宫所透露的消息,双方在这次通话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具体内容包括:俄乌双方将在30天内暂停对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19日,俄乌要各自交换175名被俘人员;并且要立即针对黑海海上停火等问题展开技术层面的谈判。
以下是通话后各方的表态情况:
3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俄罗斯方面:俄罗斯总统网站于18日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普京着重强调,要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并且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当前的冲突,那么彻底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外国军事援助和情报信息是关键所在。
同时,普京对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表示了支持,并且迅速向俄军下达了相应的命令。针对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倡议,俄方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这些主张涵盖了确保对俄乌双方整个接触线上的停火进行有效管控,停止在乌克兰境内的强制动员以及重新武装乌军部队等方面。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用一种颇具深意的表述写道:“普京总统和特朗普总统的通话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想法——餐厅里只有俄罗斯和美国。菜单上有:开胃小菜布鲁塞尔芽菜、英式炸鱼薯条和巴黎公鸡。主菜是基辅炸肉排。”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右)。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方面:通话结束之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与普京的这次通话“富有成效”。他提到,两人讨论了和平协议的“许多要素”。特朗普还表示,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希望结束这场冲突,和平进程已经全面开启。
白宫在当天也发表了声明。声明指出,美俄双方一致认为俄乌冲突需要以实现长久和平作为最终结局。停止冲突将从能源和基础设施停火开始,与此同时,双方还会就实施黑海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等问题进行技术谈判。白宫强调这场冲突“本不该发生,早就应该通过真诚、善意的和平努力结束”。
俄美元首通话结束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透露,美俄将于23日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达就俄乌停火细节举行谈判。
——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在18日表达了对俄方停火诚意的怀疑。他认为停火应该是无条件的,而普京在通话中提出的一系列停火条件,目的是尽可能地削弱乌军。泽连斯基再次强调,作为冲突的一方,“没有乌克兰的谈判不会有结果”。
19日,正在芬兰访问的泽连斯基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记者会上进一步表明立场。他明确表示,乌方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迈向和平的第一步应该是“无条件”停火。泽连斯基还提到,领土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谈判中一个“敏感和艰难”的问题;对于乌方而言,承认乌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是一条“红线”,乌方绝对不会同意。
——中国方面: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9日就俄美元首通话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从一开始就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危机,乐见一切通往停火的努力,认为这是实现和平的必要一步”。
——欧洲方面:正在德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8日对媒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俄乌停火应该是“可核查”和“可评估的”。马克龙指出,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最新讨论”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法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同时希望“实现完全被遵守和可评估的停火”,从而实现稳固持久的和平。他着重强调,没有乌克兰人参与的谈判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18日与马克龙会见后也发表了观点。他认为美俄领导人通话中宣布的停火只是“重要的第一步”,下一步应该尽快实现全面停火。朔尔茨和马克龙都一致认为,一切努力的目标都是让乌克兰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乌克兰在这方面既可以依靠欧洲的支持,美国的支持也依然重要。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在19日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觉得美俄领导人有关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没有意义”。皮斯托里乌斯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普京提出的停火条件主要是为了削弱乌克兰,以便俄方能够集结更多的军队。他还指出,美俄领导人将欧洲排除在俄乌冲突谈判之外是一个“错误”。
英国首相府在18日晚发表声明称,首相斯塔默当晚与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双方讨论了美俄在停火谈判中取得的进展。泽连斯基向英方通报了前线的最新情况,斯塔默则重申了英国对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支持”。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就解决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一定共识。通话后,俄罗斯、美国、乌克兰、中国、欧洲等各方表达了不同的态度和立场,各方对于俄乌停火及和平解决冲突的期望和考量存在差异,俄乌局势的后续发展仍充满变数。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