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以“对等”为由提高对包括中国在内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敦促美方取消单边关税措施。同时指出美国此举自陷困境,违背经济规律。而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捍卫者,对外开放是长远考量,不依赖单一市场,未来将继续践行开放承诺,也希望美方回到对话与合作正轨。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方面以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为借口,打着所谓“对等”的幌子,提高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一举措如同在国际社会这潭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了轩然大波。
针对美方的这一不当行为,中国商务部迅速发表谈话,严肃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中国商务部明确指出,贸易分歧应该通过与贸易伙伴进行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地加以解决。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掀起的新一波冲击,中国展现出了坚定的态度。一方面,中国将采取精准反制措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与世界各国分享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这一策略既是中国应对外部风浪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所在。
事实上,任何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行为都只是一股逆流,根本无法阻挡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美方此轮提高关税的举措,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是将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明确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会因此上升,因为商品价格可能会随着关税的提高而上涨;高收入者也会受到影响,股市的动荡可能会让他们的财富大量蒸发;美国企业更会面临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这将严重影响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马克·赞迪还警告称,如果“对等关税”持续3到5个月,足以“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显然,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注定难以长久维持。在美国国内,“关税将让美国陷入孤立”的声音也十分强烈。这充分显示出,开放合作是人心所向,是包括美国社会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强烈呼声。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捍卫者。这不仅是中国应对当前复杂局势的破局之道,也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深度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大量优质的产品。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就是最好的证明。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排名由第7位跃升至第3位,并且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列榜首。今年以来,来自欧洲、亚洲、南美洲以及美国的企业家们纷纷积极来华洽谈合作,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上谋求合作发展的主流声音。“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这一理念早已被实践反复证明。
中国的对外开放,绝不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推动自身进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所以,中国的开放逻辑不会因为外部的风浪而改变航向,也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动摇决心。除了此轮宣布的对美反制措施外,我国关税总水平一直保持在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甚至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不断完善法治化环境等一系列举措,让跨国企业既能共享中国14亿多人口的消费升级红利,又能深度参与中国产业链的创新迭代。中国积极主动地充当全球关税水平的“稳定器”,并且乐于同世界各国共同“做大蛋糕”,这正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并不依赖单一市场,而是秉持着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双向奔赴的理念。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在高质量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在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更是不断提速。从东盟连续五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到中欧班列十年间累计开行超8万列;从非洲大陆首个“鲁班工坊”落地吉布提,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超过8万亿美元……这一系列的成果都表明,中国在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同时,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如今,中国应对贸易战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国际社会的“同路人”也越来越多。
俗话说“形势永远比人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或许会遭遇一些回头浪,但开放合作的历史潮流就像大江大河一样,终将浩荡向前。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更加包容、普惠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这一决心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搅局而受到干扰。在此,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正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摒弃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尽快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正轨上来,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围绕美国提高关税这一事件展开,指出美国此举违背经济规律且自陷困境,而中国始终坚定捍卫开放型世界经济,对外开放是长远战略,不依赖单一市场,未来将继续践行开放承诺,也期望美国能回归合作正轨,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