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春耕时节,详细介绍了上海税务部门通过送政策、送服务等方式,以税惠农、助农、兴农,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文中分别阐述了金山“小皇冠”瓜苗种植、松江大米生产以及青浦智慧农场建设等案例,展现了税惠政策给上海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金山区的一处瓜棚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株株长在穴盘里的“小皇冠”瓜苗,叶片嫩绿,茎干粗壮,长势十分喜人。上海税务部门积极响应,聚焦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的理念,为春耕生产送上了贴心的政策和服务,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小皇冠”瓜可是大有来头,它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果皮极薄,口感爽口多汁,瓜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而眼下这个阶段,正是“小皇冠”育苗的关键时期,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无论是苗期的管理、苗情的监测,还是温度和水分的控制,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海德昕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金永,见证了过去十多年间瓜农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从最初的散装种植到如今的规模经营,从以往靠天吃饭到现在的科学种养,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瓜农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郑金永高兴地说道:“去年我们种了100亩‘小皇冠’,仅仅是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一项政策,就为我们减免了不少钱。今年刚开春,税务部门就带着详细的税费政策清单来到瓜棚里进行宣讲,让大家心里有了底,办税也不愁了。今年,我们打算在黑津、彩虹等新品种的种植上加大力度,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多来自金山的‘甜蜜’。”
松江大米是沪上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大米品牌,叶榭镇作为松江大米的主要产地之一,此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不少农户正在抢抓农时,翻耕土地、播种水稻、施肥养护,到处都洋溢着早春的活力。
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雪莲介绍说:“公司采用‘种养结合’的水稻种植生产模式,利用有机发酵猪粪肥灌溉农田。这样一来,不仅生猪长得壮实,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让农产品更加绿色健康。”养殖场升级改造后,形成了“生猪 + 大米”的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经过测算,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可以使农田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目前,公司的1.5万亩“松林牌”松江大米已经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
税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王雪莲表示:“自2024年以来,企业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过了4000万元。税务部门还专门为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助农套餐’,定期上门进行政策解读和办税辅导,帮助企业了解农机购置、灌溉减免等多项税收优惠,让我们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在青浦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千亩水稻田间,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无人化农事”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以厘米级的高精度路径匀速行进,精准地完成精量播种和侧深施肥一体化农业作业;半空中,无人机群对病虫害区域实施靶向喷药;物联网基站实时回传土壤情况与作物长势数据,云端平台同步生成科学种管综合解决方案。这一切,正是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生态智慧农场标杆场景。
联适导航依托北斗导航、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青浦建成了超1300亩的智慧农场无人化试验基地,构建起了“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无人化农场可使田间用工减少50%以上,作业效率提升20%,土地利用率提高1 – 1.5%,同时实现节水15%、肥料减耗15%、农药施用减少20%,带动作物增产超5%,在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联适导航参与和创建的智慧农场版图已覆盖全国超200个,技术方案辐射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过程中,税惠政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据了解,2024年联适导航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5400万元,为企业的技术突破注入了强劲动能。
联适导航董事长助理张晓明表示:“青浦基地是长三角智慧农业的技术孵化器。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税惠政策带来的资金优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耕、种、管、收’全环节的智能化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吹暖便民“春风”,施足税惠“底肥”,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本文介绍了上海税务部门在春耕时节聚焦以税惠农、助农、兴农,通过送政策、送服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以金山“小皇冠”瓜苗种植、松江大米生产和青浦智慧农场建设为例,展现了税惠政策助力农业发展,使农业在规模经营、绿色发展、科技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税务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相关精神,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