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成都民政发力,养老与银发经济双升级 2025 成都养老新举措:机器人助力,银发经济焕生机

本文围绕 2025 年成都市民政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展开,介绍了今年市民政工作聚焦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和银发经济建圈强链方面的具体计划和举措。

3 月 19 日,2025 年成都市民政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盛大召开。红星新闻记者从此次重要会议中了解到,今年成都市民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养老服务的改革与创新,为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加优质、多元的养老体验。

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方面,计划引进人形机器人助力机构养老,智慧养老场景令人充满期待。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将“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构建起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医养康养紧密结合、机构社区居家相互协调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加强政策指引。发布《成都市 2025 – 2035 年养老服务专项规划》,精心制定成都市“十五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同时出台《成都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坚持兜底线、促普惠、提质量、补短板的原则,构建城乡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养老服务对象要从特困老年人扩大到全体老年人,养老服务场景要从单一的机构养老转变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多形态互补,养老服务内容要从简单生活照料转变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养老服务提供主体要从以政府为主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三是构建服务体系。健全城区五级、农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对农村敬老院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有效缩小城乡养老服务差距。

四是丰富居家养老供给。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与长护险服务相衔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实行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和智慧养老服务顾问模式。计划建设嵌入式小区为老服务点 890 个,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不少于 46 个。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我们还将分类开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新增普惠床位不少于 5000 张。支持养老机构积极收住失能老年人,探索‘老年父母 + 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机构,引进人形机器人助力机构养老,发布智慧养老场景。”

在聚焦银发经济建圈强链,着力构建老龄事业多维布局方面,今年市民政局也有一系列重要举措。首先是优化顶层设计,建立链长 + 专班工作机制,加快出台《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体现成都优势特色的产业图谱、产品目录,研究实施“天府银龄蓉养行动”,以智慧养老、康复辅具、适老化产品改造为重点,开辟银发经济新赛道;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全力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成都将完善区域布局,做实 1 个核心承载地、3 个主要承载地、4 个协同发展地的“1 + 3 + 4”银发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国家级产业园区。同时,健全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全覆盖建设市、县两级老年大学和镇(街道)老年教育学校,实现 30%的村(社区)建有老年教学点,新增老年教育学位不少于 3830 个。

此外,还将强化产业支撑,利用 AI 大模型赋能,开发推广智能家居、智能监测系统等优质产品,发布银发经济服务新场景,开发银龄旅游专线和银龄文创品牌。加强与高等院校和领军人才合作,组建成都市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和发展智库,助力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2025 年成都市民政工作会议的相关内容,涵盖了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和银发经济建圈强链两大方面。在养老服务上,通过政策指引、理念转变、体系构建和供给丰富等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在银发经济方面,从顶层设计、区域布局、产业支撑等角度推动其发展,展现了成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积极作为和全面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28.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