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清明这一节气和节日展开,阐述了清明作为节气和节日的独特之处,通过诗句体现清明带给人们的追思之感。还提及纪念“海空卫士”王伟的视频,强调清明时节对英烈的缅怀,以及共产党人对英烈的铭记,最后鼓励广大官兵将对英烈的敬仰转化为强军之志。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当淅淅沥沥的雨水轻柔地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山川,当惊蛰那一声清脆的声响悄然叩开了春天的大门,当春分以它神奇的画笔染绿了荒芜的原野,清明便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而来,带来了满满的春意。
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它既属于节气的范畴,又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存在。作为节气时,大地之上万物皆清晰地显露出勃勃生机,空气清新,景色明丽,正是春耕春种的绝佳时机,这样的景象着实令人陶醉。而作为节日,它的氛围庄重严肃,意境清净幽远,是人们祭奠故人的日子,总能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句诗为何能够流传千年,被人们反复吟诵呢?这是因为,清明就像一盏明亮的灯,时刻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又似一滴饱含深情的泪,年年都湿润着人们的心头。“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心怀感恩的人们忆起亲人那熟悉的音容笑貌,不忘来路的人们重温英烈无畏的牺牲,很容易就在追思之中陷入“欲断魂”的情绪里。
“81192,收到请回答。”“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近日,一段纪念“海空卫士”王伟的跨时空对话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跟帖留言:“英雄,我们肯定会继续前行。英雄,我们缅怀你,不只在清明。”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东风絮语: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山河作答: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烈士们虽然躯体已长眠于沟壑之中,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海天之间熠熠生辉。在清明时节,我们在祭奠已故亲人的同时,更要对革命先烈致以垂首之哀思,燃起缅怀之心香。感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之力、信仰之光,这其实就是对我们理想信念的再强化、对奉献担当意识的再提高,更是对我们勇毅前行的再动员。
对于英烈,共产党人始终铭记于心。1964年清明节,董必武重返嘉兴南湖时,感慨万千,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每年清明时节,很多人都会重温那份绿叶对根的情感,纷纷前往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英雄们的光辉事迹。
周恩来同志曾深情地说:“一想到我们死去的那些烈士,我们亲密的战友们,就有使不完的劲,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今年是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广大官兵只有把对英烈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强军之志,以梦想为帆,以实干作桨,才能把英烈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下去。而这,正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本文以清明为切入点,介绍了清明作为节气和节日的特点,通过诗句和具体事例表达了清明时节人们对亲人和英烈的追思。强调了缅怀英烈的重要意义,激励广大官兵将敬仰转化为行动,继续英烈未竟的事业,为实现强军目标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