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宁波财经学院师生将修复好的革命烈士袁松鹤的书信等遗物交到其家属手中的故事,介绍了烈士袁松鹤的生平,以及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团队的修复工作和意义。
在清明节的前夕,从浙江宁波远道而来的宁波财经学院师生,带着满满的敬意与诚意,专程奔赴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袁庄。他们此行的重要任务,是将一封特殊的书信交到一位85岁老人袁秋香的手中。
当老人接过这封书信,泛黄的纸页上那清秀的字迹映入眼帘,“我不能忘本,更不能回家”“父亲在医院休养数月,身体还原否”等字句仿佛带着岁月的温度,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袁秋香老人的手不禁颤抖起来,她轻轻抚摸着这封珍贵的书信,眼眶渐渐泛红,思绪或许早已飘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宁波财经学院师生不仅带来了这封饱含深情的家书,还将修复好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交到了袁松鹤烈士的家属手中。(校方供图)
据悉,这封书信的主人正是袁秋香的父亲——烈士袁松鹤。袁松鹤出生于1920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本可以在安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黑暗岁月。年轻的袁松鹤心怀壮志,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事业,跟随部队征战南北。然而,命运却十分残酷,1950年,他在哈密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直到2021年,时隔71年后,家属才在哈密烈士陵园寻得袁松鹤的归处。
时间来到2024年,经过多方的辗转和努力,这封“饱经沧桑”的家书,连同袁松鹤的烈士证明、贺年卡等物件,来到了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团队的手中。宁波财经学院教师曹明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修复之旅。他们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精心修复这些“红色文书”,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物件重新焕发出光彩。
记者了解到,团队负责人曹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文物保护专家,他曾参与多个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自2018年起,他就在宁波财经学院从事文物保护教学工作。2019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改变了他的工作方向。当时,一位学生前来请教如何修复“红色文书”,这让曹明开启了新的领域,开始专注于文物修复工作。
在过去的四年里,该团队已经修复了160余件烈士遗物,为20余个家庭重新搭建起了记忆的桥梁。从泛黄的证件到残缺的照片,每一件遗物都要经过材质分析、清洗去污、平整加固等严谨的工序。在曹明看来,修复工作中最难的环节就是寻找匹配的材料,有时候为了一张张合适的信纸,他和团队成员要跑遍整个市场。
“修旧如旧是基本原则,修复不是覆盖历史,而是让时光的印记更清晰。”曹明这样表示。在实验室里,年轻的学子们通过修复烈士遗物,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他希望在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护行动,让更多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得以传承和铭记。
宁波财经学院师生在清明节前夕将修复好的烈士袁松鹤的书信及证明书交到其家属手中的事。介绍了烈士袁松鹤的生平,以及宁波财经学院“我为烈士修遗物”团队的修复工作。该团队在曹明带领下已修复160余件烈士遗物,他们秉持修旧如旧原则,让历史印记更清晰,还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守护革命历史。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