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警方摧毁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的案件。该团伙未经授权复刻制作盗版手办并出售,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文章还介绍了该团伙的作案手段、销售模式以及警方的抓捕行动,同时指出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利益的驱使下,竟有人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私自对正版《圣斗士》和《灌篮高手》等动漫形象进行复刻,制作成盗版手办后大肆出售。
4月2日,上海静安警方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透露,他们成功摧毁了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此次行动中,警方抓获了汪某、韩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超过3300万元。
“双线销假”:从平台网店到境外网站
近期,上海静安警方接到市民报案,称其在某网店内购买的知名动漫雕像手办是假冒产品。经过专业鉴定,该网店销售的多款产品与著作权人的设计图几乎一模一样,这显然已构成对原作的复制行为,涉嫌侵犯著作权。
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自2021年1月起,汪某在没有得到著作权方授权的情况下,雇佣韩某担任主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产品仿制活动。这个团伙通过绘制设计图纸、进行3D建模打印原型、开模量产等一系列工业化流程,有系统地仿制了多款知名动漫角色雕像产品。其销售网络主要依靠吴某、包某等人运营的多家线上店铺进行分销,并且会按照销售额10% – 20%的比例向代理方支付服务费用。
办案民警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涉案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售侵权商品17000余件,涉案金额超过3300万元。
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侵权物品。(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依托社交平台发布“工厂尾单”等虚假宣传信息引流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还发现该团伙作案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设计师’韩某负责从原版动漫画和正版手办中提取细节数据,利用3D扫描技术生成高精度模型,再通过树脂打印制作样品。为了提升产品的仿真度,汪某甚至委托某工厂对模具进行电镀处理,让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正版一致的金属光泽。”“盗版团伙生产销售的雕像手办在线条、色彩、形状特征或特征组合等方面与原作动漫人物形象或正品手办雕像极为相似,具有非常突出的标志性和较为显著的可识别性,这让消费者很难辨别出真伪。”
办案民警表示,在销售环节,汪某伙同吴某、包某依托社交平台发布“限量预售”“工厂尾单”等虚假宣传信息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买家社群。
警方从网店后台了解到,汪某团队制作销售的手办雕像价格是授权正品价的60% – 80%,即使是工艺相对复杂的手办雕像,售价也被压低到正品的70%以下。例如,一款长宽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的动漫雕像,在官方授权店的售价大约为5000元,而涉案网店的售价却可以低至3000元以下。
不过,据部分消费者反馈,这些仿制手办雕像的用料和包装相对较差,一些货品在开箱验货时就存在棱角毛糙、肢体断裂等问题。
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侵权物品。(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呼吁应尽快建立“版权白名单”机制
查明情况后,静安警方迅速兵分三路实施突击抓捕行动。他们先后在上海市静安区某写字楼查获了设计工作室,扣押了电脑、3D打印机等作案工具;在浦东新区一处民宅内起获库存手办800余件;在本市普陀区一处民宅内抓获了正在销毁交易记录的韩某。
嫌疑人到案后,静安警方从源头材料商、代工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图为警方打击侵权团伙位于上海的仓库。(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目前,静安区人民法院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分别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判处包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犯罪嫌疑人汪某、韩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已被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正对涉案加工厂及下游分销商展开追查。
办案民警向贝壳财经记者坦言,本案暴露出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犯罪团伙利用3D打印技术降低了仿制门槛,还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规避地域监管。”警方建议,著作权方需要加强数字水印、区块链存证等防伪技术的应用,电商平台应履行《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及时下架侵权商品,从源头阻断盗版假货的流通渠道。
同时,警方也提醒消费者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官方授权渠道购买正版周边商品,主动核查产品防伪信息,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保持警惕。如果发现侵权线索,应及时通过电商平台投诉通道或向监管部门反映,共同维护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生态。
上海静安警方摧毁动漫手办盗版团伙的案件,该团伙通过专业手段仿制动漫手办,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成功抓捕嫌疑人并完善证据链,部分嫌疑人已被判刑,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此外,案件暴露出动漫衍生品市场监管难点,警方给出了著作权方、电商平台及消费者应采取的措施建议,以维护文创产业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