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来袭: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有效预防是关键

本文围绕流脑展开,介绍了流脑的定义、传播方式、危险性、在我国的流行程度、症状表现、疑似情况的处理办法以及预防措施等内容,旨在提高人们对流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近日,一则“男子以为是感冒硬扛3天进ICU”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出提醒:冬春季节是流脑的高发时期。那么,究竟什么是流脑?它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我们又该怎样预防流脑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文速览。

什么是流脑?

流脑来袭: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有效预防是关键

图/IC

流脑,全称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它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为A、B、C、Y、W135等12个血清群,而且各血清群之间并没有持久的交叉免疫。在我国,冬春季节是流脑的发病高峰期,不过全年也都可能出现散发病例。

流脑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直接传播,在全年中既可以散发,也可能流行,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更为多见。患者和带菌者是流脑的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流脑,其中6月龄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由于脑膜炎奈瑟菌在体外的生活力极弱,所以通过物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但需要注意的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也有可能通过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方式被感染。

流脑有多危险?

近日,福建宁德49岁的吴先生遭遇了一场可怕的疾病。他突然出现持续高热、炸裂式头痛、喷射状呕吐等症状,起初他以为只是小感冒,并未放在心上。然而,仅仅过了三天,他就陷入了深度昏迷。家属发现情况不妙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当到达医院时,吴先生已经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几乎消失,随后被紧急转入ICU进行救治。经过详细检查,吴先生被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幸运的是,在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昏迷了十日的他最终苏醒了过来。

2024年6月5日和6月26日,青海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八年级(5)班有两名学生先后因病死亡。7月3日,青海西宁市湟中区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发布通告,两人的脑膜炎奈瑟菌血培养均为阳性。

实际上,人群对于流脑普遍易感。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龄主要在18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感染风险最高。学校中青少年感染流脑甚至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近年来,临床上还发现有成年人患上此病,而且成年人患流脑的病死率较高。

流脑起病急、进展快,很容易导致死亡,其病死率超过10%。大约20%的流脑患者即使治愈后,也会留下严重的肢体和组织伤残。三分之一的感染者终身会伴有与神经系统损害有关的智力、视力、听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后遗症,这将严重影响患者一生的生活质量。

流脑在我国流行程度如何?

在流脑疫苗广泛应用之前,我国是流脑高发国家,每隔8 – 10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率可达100/10万 – 500/10万。自1982年卫生部制定并实施普遍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我国流脑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6年 – 2020年这近5年里,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在55 – 118之间,报告发病率为0.0039/10万 – 0.0086/10万。在中国流脑历次流行中,华中、华东地区的发病率最高,东北、华北地区次之。

随着疫苗的普及,流脑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的流脑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前,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我国流脑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流脑有哪些症状?

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或流感相似,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实际上,流脑的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所以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对比。

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流脑来袭: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有效预防是关键

流脑VS感冒:3秒解锁“鉴别指南”。图/广东疾控

从发热程度来看,流脑引起的发热往往更为急剧,体温可迅速攀升至39℃甚至更高,而且这种高热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不容易通过常规药物或物理降温手段迅速缓解。而普通感冒的发热通常较为温和,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

头痛和呕吐也是流脑早期症状的重要特点。流脑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病毒侵犯了脑膜和脑组织。而普通感冒虽然也可能引起头痛和呕吐,但症状通常较轻,而且较少出现喷射性呕吐的情况。

流脑患者在发病初期还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特征性表现。这些瘀点、瘀斑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如躯干、四肢等,大小不一,颜色深浅也各不相同。而普通感冒则不会出现这种皮肤症状。

典型症状(病情加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流脑的典型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也表明病情在加重。

剧烈头痛:头痛会加剧,并且常常伴有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脖子变得僵硬,低头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皮肤瘀点/瘀斑:皮肤上会出现红色或紫色的瘀点、瘀斑,按压时不会褪色。

畏光:患者对光线变得敏感,眼睛难以睁开。

意识障碍: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陷入昏迷。

抽搐: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划重点:如果出现剧烈头痛、皮肤瘀斑、喷射状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别犹豫,立即拨打120或者前往医院就诊。

疑似流脑怎么办?

当出现高热不退、反复呕吐、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精神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自行服用退烧药来掩盖病情。

应急处置措施:

●个人防护:患者要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水擦拭腋下、额头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捂汗。

●避免移动:如果患者出现抽搐,不要强行按压肢体,要让患者保持侧卧姿势,防止窒息。

●记录观察:要详细记录发热时间、呕吐频率等症状信息,就医时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

治疗原则:早期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后遗症的风险。对于密切接触者,可以进行医学观察(至少7天)和预防性服药。

如何有效预防?

医生表示,流脑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流脑,最关键的有3点↓↓↓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现阶段,既有免费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也有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供人们选择。

流脑来袭:如何区分流脑和感冒,有效预防是关键

图/河南疾控

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习惯。

●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强自身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进行锻炼。

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出现严重的健康损害。

本文详细介绍了流脑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传播、危害、流行程度、症状、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提醒人们在冬春流脑高发季提高警惕,通过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和及时就医等方式有效预防流脑,保障自身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742.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