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新规上线,数字化助力安全消费!

3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公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详细阐述了新标准在“零添加”用语规范、成分含量标示、致敏物质信息强制标示、营养标签内容增加以及引入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旨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

在3月27日这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其中涵盖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内容。这些标准的出台意义重大,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公众的健康,同时推动食品产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此次标准对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油盐糖标示等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直以来,“不添加”“零添加”的食物是否真的更健康、更优质,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疑问。事实上,此前一些食品标签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就拿某款饮料来说,其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然而蔗糖仅仅是糖“大家族”中的一员,在它的配料表中,可能还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其他糖类。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但这样标注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为了避免此类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再次发生,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之后,预包装食品将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除此之外,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要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其含量。例如,如果是燕窝月饼,就必须标示出燕窝的含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朱蕾表示,新标准强化了定量标示要求,这一举措是为了规范行业乱象,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认知。

在加强成分标示的同时,新标准还特别关注到了食物过敏这一食品安全隐患。为了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此次公布的新标准要求强制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信息。

科学选购食品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而这就离不开营养标签的帮助。新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出,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还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为了提升标签信息的可及性,新国标还引入了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后,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并且,还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信息。另外,根据新版标准要求,对数字标签扫码后,一级页面即展示标签信息,不得设置影响消费者阅读标签的干扰因素,如弹窗、信息采集页等。

本文介绍了3月27日公布的预包装食品相关食品安全新标准,涉及“零添加”用语规范、成分定量标示、致敏物质标注、营养标签内容增加和数字化标签等方面,旨在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规范行业并引导正确消费。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602.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