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5 周年、清明节前夕,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率团赶赴长津郡祭扫志愿军烈士陵园、向杨根思烈士纪念碑献花篮的活动。文中回顾了长津湖战役的历史,描述了祭扫过程,表达了对志愿军英烈的缅怀与崇敬,强调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需世代传承。
“冰血长津湖,铭记冰雕连之壮烈;雪火小高岭,永存杨根思之英名!”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5 周年。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 3 月 30 日,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带领中国驻朝鲜使馆、驻清津总领馆全体馆员、在朝中资机构和媒体代表、旅朝华侨代表等近 60 人,一同赶赴咸镜南道长津郡。他们怀着无比崇敬与缅怀之情,祭扫长津邑、新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并向长津郡下碣隅里杨根思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以此祭奠在长津湖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
从平壤出发,途径元山、咸兴,中方一行人在朝方人员的陪同下,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行程。他们翻山越岭,历经 10 余个小时的奔波,最终抵达长津郡。一路上,3 次遭遇陡降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将众人的思绪带回到了 75 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赴战岭山谷里厚厚的积雪,好似在默默讲述着那段凝结着冰与血的历史,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长津湖位于盖马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 1400 米,年平均气温仅有 1.4 摄氏度。1950 年 11 月 27 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9 兵团下辖的 12 个师,在长津湖地区成功包围了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 1 师为主的“联合国军”东线先头部队。这场战役对取得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扭转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志愿军共牺牲 9800 余人,其中 4000 余人因严寒冰冻壮烈牺牲。
如今,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但长津湖地区依旧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祭扫当天,最低气温降至零下 12 摄氏度。有朝鲜老人回忆,长津湖战役进行时,当地遭遇了 50 年不遇的酷寒,夜里气温接近零下 40 摄氏度,体感温度可能已达零下 50 摄氏度。难以想象,志愿军战士们在如此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下,昼夜爬冰卧雪,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寒区作战的奇迹。他们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英雄虽逝,但他们的浩气永存世间。祭扫仪式首先在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拉开帷幕。这座陵园位于长津湖南侧的一片开阔高地上,13 座直径近 4 米的合葬墓静静地安葬着长津湖战役牺牲的 5762 名志愿军烈士。墓群最前方树立着一块庄严的纪念碑,碑上用朝文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血红色字样,碑身背面镌刻着部分烈士姓名。
图为祭扫仪式在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开启。
图为朝鲜长津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王亚军大使怀着沉重的心情,带领中方一行人员在志愿军烈士墓前,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激昂的歌声,仿佛是对英烈们的崇高致敬。随后,他们深情鞠躬默哀、献花祭酒,向英烈们带去了祖国和人民对他们深深的思念和问候。“正义之师,融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于一体,铸就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丰富中华民族精神谱系,德被四方。”王亚军大使眼含热泪,代表全体人员诵读祭文,深切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传承颂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图为王大使代表全体人员诵读祭文。
电影《长津湖》中,一位连指导员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使馆青年外交官代表满怀对志愿军英烈的崇敬之情,深情诵读祭诗:“最可爱的人啊,我多想对你讲,如今山河无恙,如你所想。最可爱的人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那坚定的模样,傲然不屈的脊梁!”
朝方陪同人员动情地表示,此次长津湖祭扫,自己穿着加绒衬衫和大衣都感觉寒风刺骨。而 75 年前的冬天,志愿军战士们却穿着单薄的夏装同美军殊死战斗,那是何等的毅力和精神!朝鲜人民永远铭记志愿军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树立的丰功伟绩。
图为中国住朝鲜大使馆青年外交官代表诵读祭诗。
图为朝鲜长津郡下碣隅里杨根思烈士纪念碑。
随后,一行人抵达长津郡下碣隅里。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获得者——杨根思烈士就长眠于此。1950 年 11 月,在坚守下碣隅里外围的制高点 1071.1 高地屏障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战友连续击退敌人 8 次猛烈进攻。战至只剩下他一人时,他毅然拉响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 28 岁。朝方陵园管理员表示,杨根思烈士事迹在朝鲜家喻户晓,朝鲜人民每逢重要纪念日都会来此祭扫致哀。
图为祭扫中方人员在新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墓碑前鞠躬默哀。
祭扫的最后一站,众人来到了新兴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座陵园坐落在长津湖畔的一座小山坡上,共建有 7 座合葬墓,安葬着在长津湖战役新兴里战斗中牺牲的 3089 名志愿军烈士。山下湖两岸,就是当年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战场。新兴里战斗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美军 1 个加强团的典范战例,“北极熊团”团旗被缴获。
眼前是冰封的湖水,寒风在耳边呼啸,仿佛听见了志愿军鏖战长津湖的枪炮声和嘶吼声。如果时间有记忆,它定能记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 万 7 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如果时间有记忆,它也定能记得,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据了解,目前在朝鲜安葬的志愿军烈士有 10 万余名。为缅怀告慰先烈,中朝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在朝志愿军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工作。自 2011 年以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先后修缮了桧仓、开城、安州、江东、顺安等 5 处在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祭扫活动结束,众人依依不舍地辞别英烈。踏上归途时已近黄昏,风雪散去。再望一望长津湖的方向,英烈们早已化作天空中点点繁星,照亮我们回程的路,也照亮了新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本文通过讲述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5 周年、清明前夕的长津湖祭扫活动,回顾了长津湖战役的历史,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恶劣环境下的英勇奋战和巨大牺牲。强调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以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意义,呼吁人们永续传承和发扬这一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