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详细介绍了浦东新区举办的孤独症日主题活动,包括活动中推出的针对流动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的关爱服务项目,各街镇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情况,以及社会各界为特殊儿童福利事业提供的支持等内容。
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浦东新区精心举办了孤独症日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旨在通过推出一系列关爱服务项目,为流动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活动积极联动公益基金会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全力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特殊儿童关爱体系。
长期以来,浦东始终将儿童福利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区儿童福利中心、街镇儿童福利工作站等重要阵地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就像坚固的堡垒,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专业人才队伍的素质也在稳步提升,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满满的爱心,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在关爱服务项目方面,针对孤独症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群体的服务项目不断创新发展,各类结对帮扶、社会捐赠等公益慈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营造出日益浓厚的公益慈善氛围。
在主题活动中,三林镇和陆家嘴街道分别围绕孤独症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他们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总结,生动地展现了新区儿童福利工作在基层的实践成果。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展示区,各街镇、社会组织在这里进行项目宣传与服务介绍。这个展示区就像一个桥梁,搭建起了关爱服务项目的供需对接平台,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儿童福利事业。
花木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斐轶介绍,街道与曹鹏基金会携手合作,启动了一个名为“孤独症儿童社会实践基地”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在社区里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比如咖啡技能培训,让孩子们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音乐训练,开启孩子们的艺术之门;感统寻路安灯,帮助孩子们提升自身能力。通过这些服务,孩子们能够逐渐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同时也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喘息式服务和心灵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当天,新区民政部门正式发布了2025年度的两个特殊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分别是“家在浦东”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和“星星港湾”孤独症儿童关爱项目。“家在浦东”项目主要面向跟随父母来到浦东的流动儿童,各街镇将统筹慈善资源,为这些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浦东这个大家庭,快乐健康地成长。“星星港湾”项目则依托各街镇,为孤独症儿童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支持、社区融合支持等贴心服务,帮助更多家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进一步提升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据悉,新区已有部分街镇先行开展了流动儿童、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从今年开始,新区将通过这两个项目统筹利用各类慈善资源,全面覆盖开展流动儿童、孤独症儿童服务关爱项目。这一举措将切实推动《上海市流动儿童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上海市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主要任务》“两张清单”落地见效,让特殊儿童群体能够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和保障,持续推动浦东新区儿童福利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浦东新区街镇儿童福利工作站揭牌仪式。工作站将依托街镇未保站,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政策咨询、帮扶申请等一站式服务。这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筑牢了特殊儿童关爱服务的基层根基,让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得到帮助。
此外,在主题活动中,仁德基金会、联劝基金会分别在浦东推出“困境儿童筑梦同行”项目和“流动儿童宝藏小屋”项目,为浦东开展服务关爱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年过八旬的杨金云老人更是展现出了无私的爱心,自愿捐赠100万元,用于在浦东新区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蒋薏专项基金”,为困难儿童及失独父母的关爱帮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杨金云老人深情地说:“看到社会上有那么多有爱心的人,我也希望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把钱用在应该用、需要用的地方,去做善事,去造福更多人。”
新区民政部门表示,随着各类服务项目的稳步推进、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力量的持续汇聚,浦东新区将为流动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打造一个更加温暖、包容、平等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特殊儿童们能够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同时也推动“政府主导 社会协同”的关爱保障模式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本文围绕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浦东新区举办的主题活动展开,介绍了浦东在儿童福利工作方面的长期努力,活动中各街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发布的特殊儿童关爱服务项目,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支持。通过这些举措,浦东新区致力于为特殊儿童群体打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推动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