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官方公布的《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年)》,该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文章详细介绍了规划的目标、功能定位、空间格局优化等内容,以及对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
中新网拉萨4月2日消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官方于2日正式公布,《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复。这一规划具有深远意义,它是拉萨市首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了主体功能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种空间规划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一张蓝图”谋发展、管到底。
《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拉萨市的一系列重要目标。其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54.92万亩,这对于保障拉萨市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674.5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0.55平方千米,体现了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城市合理开发的科学规划。
资料图为2021年6月16日,航拍西藏拉萨河南岸种植的油菜和青稞。江飞波 摄
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洛色介绍,《规划》清晰定位了拉萨的城市功能。拉萨不仅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定位将有助于拉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此外,《规划》还系统地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市域层面上,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促进拉萨河南部地区功能集聚和紧凑布局,以此辐射带动县城、小城镇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致力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筑牢念青唐古拉山和郭喀拉日居山高原生态屏障,加强全域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提升拉萨河、拉鲁湿地、纳木错等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拓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生产空间,保障高原现代农业的空间需求;支持航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等。
资料图为2023年9月28日,从拉萨南山公园远眺布达拉宫。江飞波 摄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处处长胡万宝指出,《规划》是一定时期内拉萨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县级及以下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
拉萨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贾志杰表示,围绕核心功能定位,《规划》进行了系统安排和部署,其中首要任务是保护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规划》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管控要求。实施拉萨河河谷、念青唐古拉山、水源涵养生态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推进南北山绿化和水系治理提升,构建山环水潆的蓝绿空间网络,引导自然山水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串联城市蓝绿空间,建设独具特色的高原“水文化、绿文化”城市。
本文围绕《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年)》展开,介绍了该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的消息,阐述了规划明确的2035年目标、城市功能定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优化以及对高原生态保护的具体举措,展现了拉萨市在未来发展中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决心和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