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中学春游野炊走红,给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敲警钟!

湖南娄底某中学春游野炊视频火遍全网的事件,介绍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及带来的积极影响,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还指出当下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观念的不足,最后呼吁更多有烟火气的劳动课走进青少年身边。

最近一段时间,湖南娄底某中学的一场春游野炊活动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

该校初一至初三共计1200多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户外野炊活动。在活动现场,学生们充分展现出了极高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智慧。他们用砖块精心搭建炉灶,然后熟练地生火,开始烹饪美食。其中,一名男生的颠锅炒面技术堪称一绝,他那行云流水的动作,仿佛专业厨师一般,引得周围师生发出阵阵惊叹声;还有一名女生做的辣椒炒肉,色香味俱全,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在烹饪结束后,学生们手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各色菜品,热情地向老师发出“试餐”邀请,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温馨欢快的氛围。

这段精彩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可以蹭饭吗?我就吃一勺”“隔着屏幕都闻到菜香”“建议带家长,我也好想去”……这些评论充满了对美食的向往。同时,视频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自己“同款”的野炊照片。而且,这次活动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劲儿”。有家长反馈,孩子在参加活动后,首次萌生出了下厨的意愿,并且主动尝试参与家务劳动。

学校组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分组完成从备菜到烹饪的全部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生活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另一方面,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此外,活动还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释放了学习压力,增进了同窗之间的情谊。这堂将劳动教育融入大自然的劳动课,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亲近自然、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此次春游野炊视频能够“火”出圈,不仅仅是因为美食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网友对于劳动创造价值的认同,以及对于培养劳动精神从青少年抓起的共鸣。只有让青少年具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他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事实上,国家早就认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早在2020年3月,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全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课标规定,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共设置10个任务群。如今,许多地方已经将劳动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对于劳动教育的观念还存在不足。一些家长总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分数,内心对劳动教育并不重视,甚至以影响学习为由,主动代替孩子完成家务劳动,剥夺了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

此前,在一档成长类综艺节目中,一位妈妈对于孩子做家务的理解让人印象深刻。她认为“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同时还会让你培养感恩之心,更会让你有耐心和爱心”。不久前,江苏徐州一所别具一格的幼儿园教孩子们烧火做饭、裁布缝衣、种地养花等生活技能,也收获了不少点赞。因为只有让孩子亲身出过力、流过汗,他们才会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只有让孩子俯身劳动、亲近泥土,他们才能领悟到劳动创造幸福的人生真谛。

对于孩子们来说,劳动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将陪伴孩子一生的成长。当孩子进入大学后,需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照顾生活起居;步入社会后,更需要凭借劳动来谋生。能否在劳动中体味到人生的乐趣,咀嚼到光荣的滋味,感受到工作的价值,这不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更是打开幸福之门的密码。

好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和教室里,更应该藏在对生活的热爱里,藏在那浓浓的烟火气中。在这春林渐盛、春水初生的美好时节,我们期待更多有泥土味、烟火气的劳动课能走进青少年的身边,为他们种下一颗劳动精神的种子,让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茁壮成长,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文通过湖南娄底某中学春游野炊视频火遍全网这一事件,展现了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部分家长在劳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呼吁更多具有烟火气的劳动课走进青少年生活,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817.html

(0)
WeaverWeaver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