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江苏省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介绍了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深入分析了报考人数增加的原因,还阐述了“持证”对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各地为考生提供的培训、奖励等保障措施,最后提及了提升持证社工职业地位和待遇的相关举措。
在当今社会,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也备受关注。今年,江苏省的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又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数据。
截至3月31日24时,江苏省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正式结束。令人惊讶的是,共有257984人报名缴费,这一人数创下了历史新高,相较于去年增长了15.6%。如此大幅度的增长,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省委社会工作部有关处室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新政策的牵引效果显著。去年,省委社会工作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16条措施》。在这份文件中,对社区工作者的准入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规定新入职人员在具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后,应在3年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各地掀起了新的考证热潮。
其次,当前社区工作者的招聘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考证热”。一些地方在招聘过程中明显向“持证”人员倾斜,给予他们“加分”或者“优先录取”的待遇。例如,南京市建邺区在2024年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公告中明确表示,在同等条件下,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将优先考虑;常州市钟楼区在社区工作者招考时,更是制定了详细的加分政策,考生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笔试加3分,持有中、高级证书的则分别加5分、10分。
正在备考的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张艳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介绍说,目前南京执行的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对持证人员有明确的激励措施,包括优先晋升、薪资提档等。具体来说,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能提一级,获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能提两级。“持证后收入会增加,这对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张艳黎说道。
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持证”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一群体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涉及岗位竞争力、薪资待遇、晋升机会等硬性条件,还关乎专业能力、职业认同、发展路径等软性提升。
以常州为例,今年报名缴费人数达1.1万人,较去年增长了23.2%。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横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顾波感慨道:“如今,‘持证’已经成为社区工作者的标配。”社区工作涉及民生保障、矛盾调解、特殊群体帮扶等多个方面的事务,“持证”社工通过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地运用专业技巧。而且,政策落实最终靠人,专业社工更熟悉政策法规,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政策有效执行,避免理解偏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各地在考前培训方面下足了功夫。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合作,计划开设中级线下培训课和高级伴学研学计划,还邀请培训名师和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现场授课答疑;徐州联合专业培训机构,面向全市考生开设公益线上培训课程,同时通过数据赋能,提升培训质量和精准性;淮安市开发了集学习、练习、测试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平台,满足考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除了培训,还有地方打出了“真金白银”的奖励组合拳。太仓、昆山对符合资质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给予安家补贴、薪酬补贴、工作室补贴等。各地纷纷采取务实举措,如给予一次性奖励、报销书本费等,为考生做好服务保障。
要锻造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职业保障体系,加大专业岗位开发力度,畅通持证社工职业发展渠道是根本之道。苏州的“驻校社工”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苏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累计覆盖全市250所中小学校,有效畅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王俊表示,苏州将促进政府和企业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开发更多社工专业岗位,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稳步推进信访社会工作试点。同时,还将加大社工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组织开展持证社工继续教育、督导培养等项目,持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省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江苏省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职业保障体系,推动各领域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力度,切实落实国家社会工作者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衔接的政策,着力提升持证社工的职业地位和待遇。
本文围绕江苏省2025年度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创新高这一现象展开,分析了报考人数增加受新政策牵引和招聘政策倾斜等因素影响,阐述了“持证”对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多方面作用,介绍了各地为考生提供的培训与奖励保障措施,强调了建立职业保障体系、畅通职业发展渠道对打造高素质社工队伍的重要性,以及江苏未来提升持证社工职业地位和待遇的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