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4年体育大年下李宁公司的业绩表现。详细阐述了其营收、利润等财务数据,分析了业务品类调整策略,如加码跑步、调降篮球,同时介绍了公司在库存管理、运动资源投入等方面的举措,还提及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业绩预期。
在2024年这个体育大年,正处于品牌调整期的李宁,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显得有些“平稳”的成绩单。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李宁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3.9%的增长,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5.46%。
对比同行,安踏体育在2024年净利润增幅高达52%,特步国际也有20%的净利润增长,361度更是在这一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相较之下,李宁的增长势头明显弱了一些。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在业绩沟通会议上做出了解释,他表示:“2024年我们秉持‘稳健经营、夯实基础、务实发展’的理念。但需要强调的是,稳健经营并不等同于保守经营。在2024年的稳健经营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
有趣的是,与安踏体育业绩发布当天股价跳水的表现不同,李宁略显“平稳”的业绩发布后,其股价在盘中一度涨超6%。而且,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维持对李宁的“买入”评级。
加码跑步、调降篮球,毛利率增至49.4%
2024年,李宁全年收入达到286.76亿元,同比增长3.9%;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0.13亿元,同比下滑5.46%,不过较2023年21.58%的同比降幅已经有所收窄。
值得关注的是,在影响公司业绩的其他收益部分,由于去年市场供需发生变化以及房地产行业整体进行调整,李宁在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方面,对利润产生了3.33亿元的影响,而这部分在上一年是没有减值情况的。花旗在研报中指出,李宁2024财年净利润符合该行及市场预期,如果剔除投资物业意外减值损失,公司的潜在净利润则比该行及市场预期高5%。
在2024年业绩沟通会上,李宁管理层提及最多的就是“稳健经营、夯实基础、务实发展”。钱炜明确表示,李宁稳健经营的核心是保证毛利率,不能为了追求规模而大量加深折扣率,进而压缩盈利能力空间。数据表明,2024年,李宁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达到49.4%。虽然这一毛利率水平逊于同期的安踏体育,但优于特步国际和361度。
钱炜进一步将“稳健经营”拆解为“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在业务品类方面,李宁的跑步品类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继2023年实现40%的增幅后,2024年又增长了21%,跑鞋核心三大IP去年的销量更是突破了1060万双。
钱炜指出:“去年我们看到了跑步品类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投入了很多资源。我们认为跑步在专业品类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消费者对跑步运动功能的诉求从单纯的竞速保护逐渐拓展到更多其他功能,跑鞋矩阵还有很大的丰富空间。尤其是要将跑鞋矩阵与核心跑者建立更紧密的连接,以此带动整个跑步品类的提升。”
与跑步品类的加大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宁去年在篮球品类方面主动进行了调降。去年,李宁篮球流水下降了21%。钱炜解释道,公司主动调降并非意味着李宁篮球产品力下降,而是因为有些增量无法带来规模增长,反而会引发乱价行为,损害李宁篮球品类的核心价值。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去年在线上经营环境有所改善,电商业务收入实现了10.27%的同比增长。与此同时,李宁对线下渠道进行了优化,在高层级市场关闭了部分亏损、低效的店铺,在新兴市场积极开设新店,并深入核心商业体拓展第二卖场等。受这些因素影响,李宁去年的直营经营收入同比下滑了0.35%。此外,李宁去年的线下折扣同比加深了0.5个百分点,销售数量也因客流压力影响出现了低单位数的下降。
李宁2024年按销售渠道的收入明细。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真真制图
截至去年年底,李宁(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的销售点数量为7585家,同比净减少83家。其中,李宁主品牌店铺减少了123家,李宁YOUNG店铺增加了40家,达到1468家;经销商数量为41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同比净减少5家。
在“稳健经营”的策略下,李宁的库存管理持续优化。去年,其全渠道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库存周转天数为64天,优于安踏体育同期的123天、特步国际的68天以及361度的107天。
“夺回”COC合作权益,加大对运动资源的投入
除了“稳健经营”,李宁管理层在业绩沟通会上还多次强调要“加大对运动资源的投入”。
钱炜表示:“我们对一些不必要、非有效产出的地方进行了费用管控,公司内部成立了大采买体系以实现降本增效。”但他同时指出,该投入的地方也要加大投入,比如加大对运动资源的投入,以此提升消费者或者市场对李宁专业品牌的认知度,通过对运动资源的投入也将促进李宁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李宁管理层解释,公司加大运动资源投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对顶级运动资源、运动赛事等的投入,带动李宁专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增多的运动资源投入,加深消费者对李宁产品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程度的认知。
今年1月15日,李宁公司正式官宣,李宁品牌成为中国奥委会(以下简称“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重新夺回COC合作权益,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李宁重新找回专业运动市场份额和地位的一次必要尝试。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认为,COC的权益意味着李宁的产品和技术能够延伸到更多新的专业运动场景,这有利于提升李宁的业绩。
李宁也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对运动研究和专业产品研发的投入,提升科技应用能力,以专业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去助力中国运动员提升运动表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李宁在研发方面投入了6.76亿元,同比增加9.39%,研发开支占比也由2023年的2.1%提升至2.4%。
钱炜表示,目前外部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希望保持一个灵活应对的状态,一旦形势好转,能够随时调整策略,抓住新的机会。接下来,李宁将继续围绕“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战略开展执行工作。对于未来业绩,李宁集团副总裁、CFO赵东升表示,预期2025年全年收入保持同比持平、全年净利润率为高单位数水平,2025年将继续加大对品牌建设和核心品类的投入。
本文围绕2024年李宁公司的业绩情况展开,尽管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与同行相比增长势头较弱。不过,公司通过稳健经营策略,在业务品类调整、库存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重新夺回COC合作权益并加大运动资源投入,展现了其提升专业品牌认知度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决心。未来,李宁将围绕核心战略继续发展,并计划加大对品牌建设和核心品类的投入。
原创文章,作者:Gray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