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反复脑梗元凶,心脏粘液瘤早诊早治很关键,多次脑梗背后:心脏粘液瘤这个隐形杀手

52 岁的刘先生近 2 年来反复因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即便规律服药仍病情反复,最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被查出心脏左房粘液瘤,同时介绍了心脏粘液瘤的相关知识及治疗建议。

“若不是潘医生坚持让我做了这项检查,我或许会因反复脑梗最终瘫痪。”日前,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内,52 岁的刘先生谈起近 2 年来的遭遇,仍心有余悸。

自 2022 年起,刘先生先后 4 次因“急性脑梗死”住院接受治疗。每次出院后,他都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然而,病情却未得到有效控制,依旧反复出现新发脑梗死。这不仅让他遗留了左侧偏瘫及吐词不清的症状,还使他患上了“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近日,刘先生再次出现吐词不清、头晕行走不稳的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刻带他前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核磁检查显示,双侧小脑半球及右侧小脑扁桃体、左侧岛叶、右侧顶叶皮层新增多发急性脑梗死;右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胼胝体存在慢性期 – 亚急性期脑梗死。

“过去我的身体一直很健康,血压血脂都处于正常水平,而且近 2 年来我完全按照医嘱服药,怎么还会多次发生脑梗呢?”刘先生和家属对此十分困惑,难以理解。

在神经内科四病区,医生为刘先生完善了常规检查,但并未发现异常情况。结合患者的核磁结果,其符合心源性脑梗死的特征。于是,潘晓冉医生建议刘先生进一步完善经食道超声检查。这一检查果然有了重大发现,在刘先生的左心房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左房粘液瘤。目前,刘先生已通过手术成功切除了心脏粘液瘤,正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四病区主任向光红介绍,心脏黏液瘤(Cadical Myxomas, CM)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多潜能心脏干/祖细胞的肿瘤,它是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肿瘤,约占心脏良性肿瘤的 50%。其中,75%的心脏粘液瘤位于左心房,约 90%的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 5% – 10%的患者为家族遗传性。

心脏粘液瘤的临床症状特异性较低,部分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血流阻塞、栓塞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痛、疲惫、盗汗、体重减轻等)。而栓塞是心脏黏液瘤最常见的表现,超过 2/3 的黏液瘤栓子会转移到大脑中动脉,从而导致脑梗死,这些栓子可能是血栓、肿瘤物质,或者两者皆有。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彩超对心脏粘液瘤的识别率较高。超声心动图在黏液瘤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敏感度为 9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敏感度更是达到了 100%。

向光红主任提醒大家,对心房黏液瘤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情况。一旦粘液瘤病例明确诊断,应尽早施行手术摘除肿瘤,以恢复心脏功能,避免肿瘤发生恶变,防止其突然堵塞房室瓣瓣口引致猝死,或者避免肿瘤碎屑脱落并发栓塞。

手术治疗心脏粘液瘤的效果良好,复发率较低。大约 1%到 2%的人会在手术后的 10 到 15 年内出现新的心脏粘液瘤。因此,一旦发生过粘液瘤,在经过手术切除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随时监测是否有新的粘液瘤出现。

揪出反复脑梗元凶,心脏粘液瘤早诊早治很关键,多次脑梗背后:心脏粘液瘤这个隐形杀手

专家进一步提醒,对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高危因素的青中年人,如果反复出现脑梗死,应考虑心脏病变,尤其是粘液瘤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素。在面对疑似栓塞性卒中的患者时,及时、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心脏检查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栓塞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 52 岁刘先生反复脑梗的案例,引出心脏粘液瘤这一疾病,介绍了其特征、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建议等内容,提醒人们特别是无脑血管高危因素却反复脑梗的青中年人要重视心脏检查,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331.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