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招商基金李家辉的短债投资新策略,李家辉谈短债基金:从策略到团队的全方位布局

本文聚焦招商基金的李家辉,深入探讨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市场的调整压力,详细阐述了他作为短债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框架,以及面对短债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应对理念,还提及了低利率时代短债投资的转型策略和团队建设模式。

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在权益市场于年初呈现回暖态势之后,大量资金开始流入债券市场。这一资金流向的转变,进一步加大了债券市场的调整压力。招商基金的李家辉指出,债市的震荡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措手不及。深入分析其根源,主要在于市场预期被过度透支,同时票息保护机制缺失。

作为一名专注于短债的基金经理,李家辉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他认为,短债是追求绝对收益的重要工具,而票息则是投资收益的根本所在。基于此,他采取了“短久期票息策略 + 有限资本利得增厚”的组合策略。一方面,他会将组合久期严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此规避利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哑铃型配置的方式,兼顾提高组合的久期弹性和流动性,从而争取尽可能地增厚投资收益。

在投资框架方面,李家辉认为信用研究和组合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出身于信评领域,所以深知“不踩雷”对于投资的重要性。他表示:“信用策略虽然胜率较高,但容错率很低,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筛选标准。当某一行业因为市场情绪而被整体抛售时,通过精细化的研究去识别优质企业,并以合理的价格介入,就能够获得高收益的资产。”

在组合管理上,李家辉在使用杠杆时相当克制。他直言:“在低息差时代,加杠杆赚取的只是‘辛苦钱’。”在投资组合中,他会严格控制信用债的资质,采取分散持仓的方式,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性冲击风险。

李家辉认为:“基金经理的职责不仅是追求亮眼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守护客户的财富。”在日常投资中,他坚持三大原则。首先是做好负债端管理,严格控制单一机构的持仓比例,分散客户集中度,以此降低巨额赎回带来的冲击。其次是做好透明化沟通,在渠道端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主动向客户提示市场风险,长期陪伴客户。最后是坚持长期主义导向,对各类产品采取长周期考核维度的方式,避免短期行为透支长期信任。

面对当前短债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局面,李家辉提出了“货架式管理”的理念。他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持有期限,打造了差异化的产品矩阵。具体来说,他将旗下的短债产品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低波目标系列,这类产品适合短期资金周转、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二是收益目标系列,进攻性较强,能够匹配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客户追求收益弹性的需求。李家辉表示:“与其追逐短期排名,不如让产品风格与客户需求更加匹配。”

同时,李家辉指出:“在低利率时代,短债投资要锚定长期价值。”从长远来看,市场大概率会维持在低利率环境,短债基金需要从“追求收益工具”转型为“配置工具”,他提出了三大策略。

一是明确工具化定位。要明确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通过清晰的夏普比率、滚动持有期胜率等风险收益指标,形成不同层次的产品“货架”,让客户能够更容易地做出投资决策。

二是做好场景化适配。与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合作开发,形成工具化投资生态,降低投资门槛和择时难度。

三是加强团队化协作。联动公司的权益、量化团队,探索“固收 +”策略创新,例如开发“短债 + 可转债”组合来对冲利率风险。

此外,李家辉还谈到了团队建设方面的情况。招商基金固收投资采取投研一体化模式,信评研究员会深度参与组合构建,基金经理也会定期轮岗进行信用研究,形成“风险发现 – 策略验证 – 组合优化”的闭环。他表示:“团队沟通顺畅,在特定时点能够形成合力,取长补短,力争最终获得长期稳健的债券投资收益。”

低利率时代,招商基金李家辉的短债投资新策略,李家辉谈短债基金:从策略到团队的全方位布局

本文围绕招商基金李家辉展开,在股债跷跷板效应背景下,阐述了他对债市震荡原因的分析,介绍了其短债投资策略、投资框架、应对短债产品竞争的理念,以及低利率时代短债投资转型策略和团队建设模式,体现了他全面且系统的投资思路,致力于为客户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203.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