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创新: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文章关注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文章指出中美都在竞相发展有用的人形机器人,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将人形机器人与实际应用结合,能在真实场景中快速迭代改进,且成本可能更低,未来有望在多个行业带来变革。

近期,《华尔街日报》网站发布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该文章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的蓬勃发展上。

这篇题为《人形机器人是糟糕的同事 中国希望首先改变这一状况》的文章指出,当下美国和中国正处于一场激烈的竞争之中,双方都在全力发展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人形机器人。因为大家都清楚,在这场竞争中获胜的一方,将在无数的行业领域中获得巨大的优势,从而在未来的科技和经济版图中占据有利地位。

突破与创新: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文章特别关注了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一家汽车工厂。在那里,一家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忙碌地训练类人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任务包括分拣汽车零件以及移动容器。据该公司介绍,这些人形机器人会和其他机器人协同工作。在人工智能的强大支持下,它们能够自行分析如何完成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文章提到,在实际的生产场景中,机械臂已经在装配线上大规模应用了几十年。它们在程序的精确控制下,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具体任务。然而,机械臂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们无法独立思考。而如今,新型人形机器人的制造者们正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方式实现革命性的飞跃。他们将机器人工程学与超级计算机芯片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这种新型人形机器人有时也被称作具身人工智能或者物理人工智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把人形机器人当作可以和真人并肩工作的同事,它们确实还显得有些笨拙,甚至存在潜在的危险。但是,人形机器人的支持者们坚信,从制造业到采矿业,从照顾老人到军事领域,人形机器人最终将彻底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拥有功能性的眼睛、耳朵、手和腿的机器人,能够无缝融入为人设计的环境中。文章援引位于密歇根州的一个促进自动化协会负责人杰夫·贝恩斯坦的话称,这意味着人们不必对工厂、仓库或者家庭进行大规模改造,就可以使用人形机器人。

文章强调,让机器实现走路和搬东西功能的人工智能模型,远比那些能够帮助人们撰写论文的聊天机器人复杂得多。绝大多数物理人工智能无法依赖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文本或视觉数据。人形机器人需要三维数据来理解物理世界,而其中大部分数据必须从头开始构建。

文章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拥有大量的工厂,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吸纳有关物理世界的数据。文章援引一家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销售总监的话称,中国当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飞速进展的原因在于,中国能够将人形机器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并在真实场景中迅速进行迭代和改进。

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家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已经与多家中国顶级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公司的员工表示,通过实际操作,机器人能够更快地学会工作。就像在法国交换过一个学期的高中生,其法语水平会取得巨大进步一样,现实世界会给机器人带来许多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问题,比如如何搬动一盒一边重一边轻的汽车零件。该公司一位经理表示,在实验室里需要一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在真实应用环境中只需要数天便能解决。

一位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认为,鉴于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产的机器人最终成本将不到其他地方机器人的一半。该分析师还指出,对于中国而言,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另一个像电动汽车工业一样具有影响力的产业。

前述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机器人初创企业计划今年向客户交付500至1000台机器人,该公司希望在2027年将交付量增加到超过1万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甚少有中国之外的公司开始销售人工智能赋能的人形机器人。

《华尔街日报》文章关注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指出中美竞争发展有用人形机器人,中国因有大量工厂可让机器人吸纳物理世界数据,能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并快速迭代改进,且成本可能更低,一家初创企业已有合作计划交付产品,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多行业带来变革,成为有影响力的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9078.html

(0)
GaietyGaiety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