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旭辉成绩单:经营稳健多元发展,降债之路曙光初现,交付超27万套、多元业务开花,旭辉2024年度业绩公告亮点纷呈

旭辉控股集团2024年度业绩公告内容,涵盖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以及保交付成果、融资支持情况、多元业务发展和债务管理进展等方面,并展望了其2025年的发展战略。

据智通财经APP消息,在3月31日这一天,旭辉控股集团(00884)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在报告期内,公司展现出了较为稳健的经营态势。营业收入达到了477.89亿元,归母净利润相较于2023年减亏19.07亿元,并且亏损幅度已经连续两年呈现出收窄的良好趋势。毛利率维持在15.4%,保持着稳定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始终秉持以收定支的策略,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已经连续3年保持为正,这为公司的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2024年,住房交付成为房地产行业稳民生的关键工作。自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工作任务后,各房企纷纷将其列为重点任务。旭辉作为保交付行动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直把“保交付”工作放在首位,始终致力于兑现对客户的承诺。

2024年,旭辉在全国49个城市的95个项目中成功交付了6.2万套新房。从2022 – 2024年,旭辉在全国76个城市累计完成交付超27万套新房,整体交付率高达95%。凭借这三年来稳定的交付成绩以及对交付品质的执着追求,旭辉在行业内收获了众多荣誉认可。其中包括“2023年中国楼市交付示范企业”、“2023年房地产企业品质交付力卓越表现”、“2023年美好品质交付企业”、“2023年度中国典型房企服务力TOP14”、“2023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力TOP8”、“2024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力TOP10”、“2024年度价值交付力企业”等殊荣。

在“保交付”的道路上,房企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2024年初,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式建立,其目的是更加精准地支持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为房企“保交付”工作提供助力。得益于此,旭辉在2024年有55个项目获得“白名单”融资支持。通过融资置换、展期降息等方式,有效改善了项目现金流,保障了项目经营的平稳有序。此外,位于北京、芜湖、乌鲁木齐和太原等地的5个项目还获得了新增融资放款。

在当前行业盈利能力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2024年旭辉地产开发业务保持了整体稳定,同时在持有物业、物业服务以及长租板块等多元业务领域也实现了持续发展,整体经营态势稳定有序。

从开发业务的销售情况来看,公司实现签约金额336.7亿元,位列克而瑞百强销售榜单第31名,销售业绩在民营房企中仍处于前列位置。其中,旭辉首个“铂森”产品系——广州曜玥湾・铂森江海项目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全年热销超12亿元,成为广州南沙片区2024年的TOP1热销红盘。与此同时,旭辉在产品打造上持续精进,不断探索创新。2025年3月,昆明首个综合体第四代人居——旭辉广场二期正式开工。

在土地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末,旭辉总土储面积达到2900万平方米,总未售货值超25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一定规模的土地储备不仅为旭辉的中长期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其穿越行业周期、应对市场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多元业务方面,旭辉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4年实现持有物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0.4%。2024年,成都温江旭辉CMALL及长沙雨花旭辉里成功开业,这不仅扩大了旭辉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布局,还将进一步提升其整体持有物业的租金水平。

旭辉旗下物业板块——永升服务(01995.HK)在3月28日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期内,永升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0%。2024年,永升新签业务涵盖公众服务、商办服务、住宅服务、政企服务等多元业态,市场化拓展饱和合同收入达16亿元。此外,永升服务宣布每股派付18.43港分,保持超50%派息率。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是解决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房地产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旭辉旗下的长租板块,瓴寓国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末,瓴寓已开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达到52000间,管理项目数超过60个。2024年6月,瓴寓国际与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上海松江西部科技园柚米社区正式开业。该项目作为瓴寓3.0产品的首个落地项目,标志着租赁产品理念的全面升级。在瓴寓3.0的产品理念中,租赁产品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一整套关于租住生活的解决方案,为租客提供了“不止于住”的全新生活方式。

在债务管理方面,旭辉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底,旭辉的债务总额降至2041亿元,较其债务高峰时已压降超千亿元。有息负债规模也实现了连续三年的下降,从2022年末的1084.5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866.54亿元。

自2022年11月启动境外债务重组以来,旭辉一直与债权人保持着开放且建设性的沟通,通过持续优化重组方案条款,逐步积累共识,努力寻求实现多方利益的平衡。最新消息显示,旭辉已与境外债权人小组就重组支持协议(包括经修订条款书)的若干修订达成原则性一致,并计划于4月23日召开首次聆讯,通过香港法院协议安排来落实重组方案,这标志着旭辉境外债务重组进程已迈入实质阶段,为公司化解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曙光。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内部新年致辞中指出,境外重组对旭辉未来“站起来”意义重大。如果境外重组顺利完成,将能获得巨大的重组收益,弥补这几年行业调整期的亏损,大幅度优化资产负债表,让公司能重新“站起来”。

在境内债处置方面,旭辉的路径也逐渐清晰。一个多月前,旭辉首次运用注销债券形式的创新债务解决方案,将“22旭辉集团MTN001”中票完成票面部分注销8.8亿元,进一步简化了境内债务关系。此前,旭辉已通过增信展期的方式推动了多支境内债券展期,并延长了部分债券的宽限期。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行业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扭转,出险房企依然面临销售下行、资产持续缩水等问题。如果境内债处置方案仍然仅依靠延长债务账期而不作出相应调整,那么房企很难真正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旭辉通过与债权人持续进行友好协商,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寻求综合解决方案,为其后续整体债务重组创造了更清晰的操作空间。

在积极推进债务管理的同时,旭辉在存量资产盘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24年,旭辉通过单项目股权归边、多项目联动归边、市场化出售以及政府存量房收购等多元化方式,实现了资产的“腾笼换鸟”,为其未来轻资产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正如林中在此次业绩报告中的展望所述,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年也将成为旭辉的战略转型关键年,旭辉将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旭辉多年来在多元业务领域的持续深耕,积累了丰富的轻资产运营管理能力。即使在行业调整期,旭辉也成功保留了核心资源与能力,而这些资本将是其在穿越周期中实现“向轻转型”的可靠保障。

本文围绕旭辉控股集团2024年度业绩公告展开,详细阐述了公司在营收、保交付、多元业务发展以及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公司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交付成绩优异、业务多元发展、债务逐步压降。展望2025年,旭辉将迎来战略转型关键年,有望凭借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实现“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942.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